中国文化产业网>影视动漫>

影视动漫

文学影视创作为何兴起“乡村热”?

2024-01-31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邱娟

近日有机构发布《2023网络文学十大关键词》,从内容题材、行业趋势、文化使命等维度,全面呈现2023年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变化与趋势特点。其中,“种田”一词榜上有名使这一榜单中有了乡村元素。

其实不止网络文学,过去一年,不少以乡村为背景的影视文化产品涌现荧屏,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野,让更多人在观看中沉浸式感受乡村生活。比如由网络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田耕纪》,以古代田园农耕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种田经营、发家致富的故事。剧中大片黄澄澄的麦田、阡陌交错的田地、连绵环绕的群山,以及主人公曲折励志的奋斗经历,令人难忘。再如,综艺节目《种地吧》也成了很多人闲暇时的精神食粮,“种地小队”的十位年轻人在乡村劳作中的点滴进展,牵动着观众的心。

乡村题材为何能够在种类多元、竞争激烈的影视文化产品中备受关注?这是乡村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结果。我国农耕文化厚重而璀璨,种田耕作基因更是刻在国人骨子里。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总会带着“土地情”“田园梦”,想方设法种点地,哪怕只是种几棵蔬菜。近些年在城市兴起的“阳台经济”,被称为在“水泥森林”中实现“田园梦”,让城里人在种菜过程中收获愉悦感和责任感。在农村,即使是犄角旮旯,村民也要开辟出来种些什么。如今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人们亲身耕种有时不能完全实现,乡村题材的影视文化产品就为人们提供了安放“土地情”的载体,让公众能在观看中感受农耕田园乐趣。

隔着屏幕体验乡村生活,还治愈了不少观众的内心。城市生活节奏快,不少人都忙碌焦虑,而乡村影视中的山水田园、古风民情,使原本远离田野的人可以短暂告别城市喧嚣,感受乡村的优美环境、淳朴乡风,体验到不同于都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慢下来、静下来,从而找到内心的舒缓和平静,满足返璞归真的情感需求。比如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在诗意的云南风光里展现青年群体的多元经历,蓝天古屋相互映衬,风铃轻轻吹响,农田花草无处不在,这是一种体验乡村慢生活和美景的治愈。还有的综艺节目让嘉宾在乡村经营客栈,邀请好友感受当地风土人情,这是一种叠加烟火气和温暖真情的治愈;有的综艺以“村晚”为起点,发掘隐藏在乡野间的优秀作品和艺术人才,这是一种充满乡村文化活力的治愈。

透过这些热气腾腾的影视作品,我们发现,乡村不止是一种景观,还是蕴藏丰富的文化和审美宝藏。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乡村被看见、被关注,乡村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和延伸。乡村发展中出现了诸多新业态和新面貌,乡村的发展势能和潜力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

还应该看到,当前乡村题材的影视,除了具有美感和治愈力外,还有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记录时代风貌,描绘乡村大事、新事的作品,比如《山海情》以东西协作对口扶贫为现实题材,讲述了宁夏和福建两个地区发展进步过程中的扶贫、减贫模式,在“大国叙事”的框架下讲述了脱贫攻坚的奋斗史;《大山的女儿》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为原型,讲述她主动投身扶贫一线的动人事迹,流淌出触动人心的榜样力量,给广大青年以正向的激励;《幸福到万家》以一人、一家、一村的成长史、变化史、发展史,呈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文明建设的成果……这些乡村振兴主题作品,以具有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朴实真挚的细节刻画,奏响了乡村巨变的时代乐章,在艺术规律和时代气象的结合中,不仅为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提供了认识农村、了解农民、感知农业的窗口,也成为传播乡土文化、阐释乡村价值、助力乡村发展的有效路径。

由此观之,乡村题材影视创作在回应时代课题中,扎根乡土、引领风尚,持续迸发出更加真实深沉的力量和隽永无穷的魅力,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也需要更多的创作者将目光聚焦广袤的乡村沃土,挖掘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精彩故事,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持续传递乡村文化自信,用优秀文学影视作品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