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影视动漫>

影视动漫

剑指千亿市场价值

2024-01-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邱娟

回顾2023年文娱市场,短剧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力量,疯狂地席卷整个互联网。

历经十余年逐步成熟

追根溯源,短剧的发展已历经10多个年头。从2012年起,长视频平台陆续推出如《万万没想到》等横屏模式的自制短剧,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短剧发展的启蒙阶段,开启了短剧1.0时代。但由于当时长视频平台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在版权和自制长剧上,在短剧领域只是偶有探索,始终未形成规模化发展。

2017年可以说是短剧的转折点,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入局,吸引大量的MCN(多频道网络)机构和创作人才入驻。经过3年的沉淀,从2020年开始,短剧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无论是内容量还是用户量都呈现爆发式增长,短剧市场迅速成为新的增量场,进入主流内容消费视野,并且开始了对付费、“出海”等商业模式的探索。

竞争加剧必然促进品质提升,短剧市场发展更加健康。现阶段,短剧市场格局相对稳定,长、短视频协同合作,产业链条和商业模式逐步完善,行业生态日渐优化,短剧市场正在迈入成熟期。以目前高速发展的态势看,短剧市场规模甚至可能在2024年赶超国内全年电影票房,未来5年或能撬动千亿市场价值。

创作与消费双向繁荣

随着短剧愈发成为视听内容新势力,越来越多的专业影视从业者开始转向短剧这一领域。据启信宝发布的《2023年短剧产业区域版图》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023年国内与短剧相关的企业数量已超30万家,是2016年的近4倍,其中短剧内容制作机构数量达22.9万家。版权方、影视公司、MCN机构、个人创作者、营销宣发机构等多方参与,共同促进了短剧内容题材的多元化和内容制作的精细化,进一步推动了短剧市场的繁荣发展。

当下社会,人们碎片化娱乐的需求在不断加强,短剧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容,年轻人群构成主要受众群体。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超过50%的用户观看过3分钟以下的短剧等内容,其中年轻人群占比近六成,成为短剧的主要受众。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中老年群体也在快速融入互联网,这也为短剧市场带来了新机遇,平台及达人开始在中老年短剧内容赛道不断加码。例如,快手在2023年推出了《拜托啦奶奶》等多部瞄准银发人群的共情类短剧,均获得了亮眼的播放成绩。

短视频平台助推发展

短视频平台作为短剧天然的创作土壤,呈现出与长视频平台截然不同的内容生态和用户偏好。

从平台价值看,长视频平台布局短剧主要为丰富内容业态、增强平台吸引力。短视频平台对短剧呈现出的则是生态优势,例如短视频平台拥有海量资源,能够为短剧业务发展提供助推力。从时长方面看,长视频平台以单集时长10分钟以上的短剧为主,2023年分账500万元以上的短剧,单集时长均在10—15分钟左右;短视频平台则以时长3—5分钟左右的“微型”短剧为主,5分钟以下短剧占比超90%。从内容制作方面看,长视频平台以中型体量短剧为主,投入成本相对偏高,制作周期偏长,目前合作方以传统影视公司为主;短视频平台以轻体量的短剧为主,在投入成本及制作周期上相对更灵活,并且对于内容创作者的门槛较低,合作方多元普惠,惠及影视公司、MCN机构、独立制作人等。

短视频平台天然的生态优势和流量优势,正快速驱动短剧业务的发展。据艺恩数据对2023年短剧上线数量监测显示,短视频平台供给量占整体市场七成以上,是短剧内容供给主力。从优质头部短剧类型看,恋爱、古风、都市是占比较高的三大类型,悬疑、搞笑、家庭、校园等也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短剧内容创作持续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也在持续探索创新赛道,不断寻找具有特色的小切口表达。比如瞄准Z世代审美和喜好的《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探索男性向用户题材的《左辕右辙》、针对具有成长潜力的银发人群的《拜托啦奶奶》《我和爷爷》等,其中《拜托啦奶奶》播放量达9.6亿+。

除了优质内容的探索,商业化也是短视频下半场的重要阵地。短剧多样的植入方式和灵活的执行周期,为品牌方提供了较大的探索和想象空间,逐渐成为品牌内容营销的新阵地。快手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短剧招商收入环比提升10倍,截至目前,累计上线商业化短剧90部+,品牌合作数量35+,成为短剧内容营销的领军者。

展望2024年,短剧行业无疑将持续向精品化、多元化、社交化、产业化方向迈进,未来短剧市场也将带来更多可能。

(作者系艺恩解决方案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