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影视动漫>

影视动漫

2023:电影如何书写中国

2024-01-22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邱娟


  回顾2023年的国产电影,宛若无数璀璨星辰,疫情过后的电影市场高歌猛进,呈蓬勃发展的态势。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549.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460.05亿元,占比为83.77%,且排名前十的均为国产影片;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73部,其中国产影片占50部,占比68.49%。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彰显了国产电影在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和在电影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巨大潜力。电影在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为观众创造出沉浸式的视听盛宴,更成为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

  现如今,我省正值文化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影像成为文化输出和形象展现的重要窗口。2023年,我省电影票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大关,达10.3亿元,创电影票房历史新高,在全国各省排名中位列第18位;全年观影人次超过2700万,放映场次近200万场;同时,我省电影产业也在持续发展,全年新增电影院25家,新增银幕127块,进一步扩大了我省电影产业的规模。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影院375家,银幕1849块,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先进和优质的观影体验。

  电影成为书写“中国”的重要方式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快速且高质量的发展,电影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情感的表达方式,是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样式之一,并被赋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作为一种富有深度与广度的艺术形式,电影成为书写“中国”的重要方式。首先,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将中国的神话传说进行创新演绎,尊重历史本真的同时兼顾现代精神,精心打造的服化道不仅展现了商周时期特有的文化符号,同时也为其注入众多带有东方古典文化的意蕴之美;《长安三万里》巧妙地将古诗词的韵律美与动画技术的形式美结合,探索诗词背后的文人风骨和民族气节;在此,无论是古典文学作品的再改编,还是对中国文化形态的再诠释,电影都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另类”却不失真切的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其次,中国精神在中国电影中得以充分呈现。2023年上映的多部电影都有对家国一体、英雄主义等主题的深入挖掘。春节档电影《满江红》借用小人物群像传递家国情怀,在解构传统认知中重塑精神内涵,在回望历史事件中烛照时代精神;我省出品的《明臣王琼》生动再现王琼的卓越功绩,艺术地塑造了一代名臣正心明道、爱国为民、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勇毅担当的形象,还王琼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流浪地球2》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故事前提,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大局观念,危机叙事和情感铺陈相得益彰,既有立足全球的视野,也有人文关怀的温度;《志愿军:雄兵出击》以志愿军群像为主线,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立国之战”,通过闪点式的战役串联起全景式的战争。这些影片不仅深刻地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更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顽强奋斗精神和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

  除此之外,电影还是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经济转型、文化更迭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大众审美的流变,现实题材电影愈发受到观众的青睐。我省出品的现实题材电影《谁说我不靠谱》获山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讲述“90后”社区党员干部在服务社区孤寡老人过程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新一代年轻人扎根基层、为民办实事、敢于担当作为的动人故事。

  2023年的国产电影中还涌现出大量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优秀作品。《消失的她》以轰动全国的“杀妻案”为创作蓝本,剖析两性间的情感纠葛和善恶间的法理较量;《孤注一掷》聚焦近些年频出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深入背后的家庭悲剧和人性贪婪,并在绝境中走向希望、在毁灭中获得重生;《我经过风暴》勇敢地揭露家庭暴力这一社会议题,聚焦家庭中女性所遭受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讲述她们背负“妻子”和“母亲”双重身份的生存压力;《三大队》讲述了一位入狱“警察”程兵历经十二年辗转多地追捕逃犯的感人故事……这些影片都被冠以“大尺度”等评价,它们深入剖析了当前社会的隐疾与困境,展现出电影艺术家们具备的责任感、敏锐度和批判力。

  类型多样、制作精良

  满足观众的多元情感需求

  2023年的国产电影整体上呈现出题材多样化、类型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充分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受众需求。许多电影都历经多年的筹划、修改以及制作,在产业化创作路径中秉持艺术领域的“工匠精神”,从内容到艺术均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特征。

  国产悬疑电影从开年之初便呈破竹之势,持续激发观众的探索欲望和审美品位。电影《无名》采用非线性叙事逻辑,将悬疑、谍战、爱情等类型元素进行杂糅,建构出独特的影像表达方式,成为春节档电影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继科幻元年后,国产科幻电影的制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技术的创新和本土文化的应用使得电影在画面、音效、价值阐发等方面呈现出更高的品质《。《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2》立足于后人类视角,思考人类与科技共融以及对数字生命的思考人类与科技共融以及对数字生命的反思;《宇宙探索编辑部》将视角放置在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冒险寻“宝”之旅,拼贴化、碎片化的叙事策略强化了故事的荒诞性与后现代性;《飞向月球》由山西本土出品,真人+动画CG的模式创建出一个科幻的世界,独特的中国表达和文化基因融入电影,在星际空间里抒发出细腻的情感。技术元素的创新也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中国科幻电影产业的巨大潜力。此外,科幻电影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也为中国科幻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人物传记电影也成为2023年国产电影的一大亮点,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情感维度,让观众深入了解真实人物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影片《吾爱敦煌》讲述了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传奇人生,细腻地展现了她在敦煌保护、研究、弘扬等方面的杰出贡献,深切诠释出对敦煌文化的深沉热爱和坚定守护;在影片《我本是高山》中,展现张桂梅校长克服万难创办华坪女高的历程,她用无私的爱深切关怀大山深处女孩子们的成长和命运。

  我省在2023年有两部备受关注的人物传记电影。《申纪兰》通过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最后一次 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履职历程为切口,并分别在青年、中年以及老年这三个时期进行回顾,真切表达了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定要“知道农民想甚、盼甚”的质朴初心。《角儿情》借助真实人物身份将地方戏曲元素与电影类型表达有效融合,以晋剧程派“嗨嗨腔”创始人程玉英为原型,生动再现她从艺80余年的人生经历,艺术还原晋剧表演艺术家的戏曲人生。这两部影片分别荣获山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殊贡献奖和优秀作品奖。

  此外,新主流大片、爱情片、喜剧片、伦理片、历史片、动画片、警匪片和动作片也都表现不俗,都实现了类型突破、话语创新和制作升级,给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

  观众成为电影市场最真实有效的评析者

  随着受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和观影需求的多样化,来自观众群体的中肯评价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并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电影的创作走向。观众不仅注重电影的制作水准和艺术价值,还对其所传递的情感共鸣与内核反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网络快速化、信息泛滥化的今天,观众的口碑愈来愈成为电影票房的重要保障。观众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分享观影体验并对其进行个人评判,逐渐产生基于“口碑”的多次传播。一部电影的优质反馈,往往能够吸引大量潜在观众的关注,将观望转化为观影,拉动电影票房的增长。因此绝大多数电影在上映前会进行全媒介、全渠道、全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借不同社交媒体对电影进行选择性营销,以此来获取最大的观众数量。然而,这种宣发策略并非总能成功。有些电影能够借助良好的宣发包装获得市场的青睐,票房表现优异;而有些电影则因为观众的期望过高,导致实际观影体验与期望存在较大落差,最终口碑下滑。

  《金手指》打着“暴富跨年”的宣传口号在年末登陆银幕,并打着两大影帝时隔21年后再度同台飙戏的营销噱头,给了观众足够的诚意和惊喜。但是源于影片内容的自身问题,仍没能避免观众观影后口碑下滑而导致的票房不前。这一现象也为国产电影敲响警钟,去“空壳化”成为实现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单纯的市场宣发、话题设计和明星阵容并不能让观众全然信服,“内容为王”仍旧是电影创作的主流。

  其次,网络舆论的冲击也让观众对电影的“形”与“魂”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本是高山》上映后,众多网友针对“张桂梅”这一人物形象塑造产生极大质疑,这是源于“精神信仰”表述偏颇后的艺术争议,但“编剧回应事件”将此次争论推上高潮,这种反向操作引发网友们不满的同时,也引发新的思考,那就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如何更好地处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问题。电影学者们以专业的角度对这次舆论事件进行了正面引导,他们指出,电影的本质是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多面,并呼吁观众重回电影本体,持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电影作品,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原则。

  此外,《超能一家人》《燃冬》《一闪一闪亮星星》《热搜》《拯救嫌疑人》等影片上映后,票房尚可,但空洞化、同质化的问题逐渐显现,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口碑逐渐下滑。

  由此可见,基于电影的全民探讨促使影片的艺术价值向社会延伸,完成影视作品与现实时空的链接。这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电影在观众评价声中不断改进,以此来获得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继而用高票房助推高质量,在良性循环中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

  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低沉却厚积薄发,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在发展中提升品质,这是积累后的不竭创造力,也是沉淀后的顽强生命力。电影人和观众也重回日常生活本身,在真实的情感肌理中探寻生活的多重意义。总之,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永远是电影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