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文化和旅游支撑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4-01-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邱娟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一年多来,这项计划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旅游业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旅游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用心用力讲好民族故事

旅游是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各民族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渠道。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博伟提出,发展旅游促“三交”,要善于深度挖掘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能通过旅游的方式将其有重点、有主次地传递出去。

“除了引导重点景区突出和展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广西还将部分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窗口。”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班华勤说,目前,一些窗口已亮出漂亮的“风景”,桂林市兴安县两个试点村寨共整合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打造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年均接待游客量达到50多万人次。

“培育旅游促‘三交’的先进示范也是方式之一。”曾博伟建议,可选择一些反映各民族共同奋斗、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旅游景区或文化场馆,培育旅游促“三交”示范项目,形成以示范项目推动工作的新格局。

河北承德是《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地、民族英雄董存瑞牺牲地,为了讲好这些红色故事,承德深挖蕴含其中的长城文化和抗战精神,并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了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在感悟长城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中凝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

“作为直接与观众交流的一线讲解员,我们坚持把伟大建党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结合,我们也根据参观团队的特点和需求,创新讲解模式,用既好听又好懂的方式为观众讲好红船故事。”讲解员张一所在的浙江省南湖革命纪念馆充分用好浙江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精神谱系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史料,不断丰富展陈元素和宣讲形式、活动载体,擦亮红色文化“金名片”。

创新借助和融入科技手段

近年来,敦煌立足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与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周边省区的务实合作,牵头打造丝绸之路县级旅游城市联盟,推动文化资源和旅游客源在区域间互联互通。

如何让各族群众在文化旅游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甘肃省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石琳分享了敦煌经验,包括上线“数字藏经洞”,开发上线全球敦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敦煌遗书数据库”,建立起准确、真实、高清晰度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打造《乐动敦煌》《千手千眼》《又见敦煌》和《敦煌盛典》4台演艺剧目等举措,加强了敦煌与各省区市的文明对话与沟通。

为实现文物“动起来、走出去”,山西云冈研究院借助数字化手段,如第18窟复制品多人VR展示系统于2019年在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展出,首次实现了云冈石窟数字化国外展览,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播与弘扬积累了宝贵经验。云冈研究院科研办主任郭静娜表示,未来要深入挖掘研究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全方位向游客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在泸定化林坪调研时,发现这里茶马古道保存完好,很有历史感,便结合流行的国风、变装等元素,策划拍摄了以“茶马古道川藏线”为主题的系列短视频,视频发布后吸引了超1.8亿次播放。“我们要通过旅游,让各民族游客对康巴文化、红色文化、茶马文化和汉藏羌彝等民风民俗深入了解,让旅游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刘洪说。

探索合作和交流多元渠道

文化旅游援疆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也是群众就业增收的富民工程。

近年来,河南开展“哈密文化旅游进中原”“新疆缩影·甜蜜哈密”等大型推介活动和“河南人游哈密”等专题活动,累计开行旅游援疆专列207趟、专厢205个、包机6趟,输送河南游客50余万人次入疆,同时帮助哈密打造大海道、伊吾胡杨林旅游核心景区和精品线路,开发东天山滑雪、鸣沙山滑沙等旅游新产品,编排大型舞蹈《伊州长歌》。“哈密文旅资源富集,河南创新文化旅游援疆模式,是充分发挥两地优势、推动豫哈交往交流交融的重点工作。”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夏志胜说。

援疆包机春秋航线的开通,架起了沪喀的空中桥梁。“航线开到哪里,我们就把游客送到哪里,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收富民、凝聚人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族群众。”上海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说。

民族地区文旅产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2023年以来,江苏援疆工作团队先后组织协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人才50余人次赴江苏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助力文旅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为当地留下了“带不走的队伍”。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前方指挥部干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卞大亮介绍,江苏援疆工作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推进,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和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前方指挥部联合出品的歌舞剧《玛纳斯》先后走进北京、江苏等地巡演,累计吸引上万人次线下观演,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