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

厂甸研选:老字号擦亮城市“金名片”

2024-01-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邱娟

“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陈,宝玩填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描绘的这场盛大市集就是被誉为“文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厂甸庙会。

厂甸庙会传承至今已逾400年。作为旧时北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厂甸庙会因其“雅俗相济、商娱相融”的独特内容和距离市中心极近的节场位置,成为北京久负盛名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据史料记载,即使是经济萧条的1945年,厂甸庙会也在半个月内吸引数十万民众参与。当时北京城内常住人口尚不足200万,足以彰显厂甸庙会在北京城市文化记忆中的分量。

琉璃厂文化街是厂甸庙会的核心区域,也是其独树一帜风格成形的重要因素。1773年,《四库全书》开馆修撰,天下典籍汇聚京城,催生出旺盛的文化市场。荣宝斋、一得阁、戴月轩、萃文阁等以经营翰墨文玩为主的老字号陆续开设。自此,琉璃厂成为文人墨客的“淘金”之所,书籍、字画、古玩文物、纸墨笔砚等文化用品商贸市集也成为厂甸庙会的标志。

与许多老字号一样,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琉璃厂文化街区的老字号也面临着业态单一、传承无力、产权分散等困境。为了更好地活化老字号文化资源、促进老字号集聚发展,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有关部门通过厂甸庙会“厂甸研选”商标授权等举措,探索出一条老字号赋能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路。

2021年,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组织注册“厂甸研选”“厂甸笔荟”等“厂甸”系列商标,无偿授权给有代表性的老字号,以美美与共的产业化布局形成市场合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我觉得‘厂甸研选’的每一件产品都特别有意义,比如由中国书店推出的‘片羽存真’就是把一些难以及配的古籍凌页修复后制作成古籍实物标本文创。荣宝斋的‘春涛龙起’是以木板水印技艺刻印的纪念笺,还有一得阁的‘新春福墨’、戴月轩的‘降龙伏虎’、萃文阁的春福印章等,都极具厂甸特色。此外,今年的新春系列中还汇聚了六必居、天福号、张一元、柳泉居、北京彩塑(兔儿爷)等老字号,‘年味儿’一下就来了。”“粉丝”邓女士对“厂甸研选”的系列产品如数家珍。

商标授权不仅提升了老字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对社会面了解、认同区域传统文化有很好的推动效果。“在‘厂甸’IP的整合推动下,老字号的文化内核得到进一步梳理、阐释,搭建起更加立体多元的宣传渠道,点燃了企业产品及服务研发的热情。‘厂甸研选’平台,让更多的朋友通过文创产品了解传统文化中‘敬惜字纸’的美德,了解到中国书店的历史和传承,对古籍修复等传统技艺产生兴趣,也为老字号间的合作聚力创造了更多机会。”中国书店传统文化文创制作中心主任赵悦说。

“‘厂甸研选’是连接厂甸历史文化与未来发展的桥梁。”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消费与文化认同是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平衡发展之道。据了解,借助“厂甸研选”平台,西城区积极规范开展各类公益性非遗传承展演、展览、讲座、培训,并且借助数字化手段,把包括“厂甸研选”在内的厂甸庙会系列活动由线下拓展至线上,完成从视频庙会、云游庙会到元宇宙庙会的技术升级。同时,推出“春试、夏播、秋收、冬藏”等覆盖全年的活动主题和“航天+”“非遗+”“融媒体+”等形式的跨领域合作,延展厂甸文化品牌边界。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舒适、便捷、高品质的庙会体验,推动厂甸区域文旅商娱可持续发展。

“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探索助力下,琉璃厂的老字号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擦亮西城区历史文化“金名片”,让承载着城市记忆的非遗故事传唱得更响、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