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

丝绸纹样数字化创新应用:数字化点燃传承薪火 传统文化潮起来

2023-10-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邱娟

百余款丝绸传统纹样在户外万花筒装置中数字化动态展示,观众近距离感受多元文明的和而不同……在不久前举办的“云中·纹里——苏州丝绸纹样数字展”中,来自苏州丝绸博物馆馆藏的丝绸纹样成为主角,以数字化方式点燃传承薪火。

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苏州丝绸博物馆与苏文投集团苏州博古丝绸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博古公司”)深入合作,探索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文化+数字化”合作模式,以丝绸纹样数字化创新应用为撬动点,对现存丝绸纹样进行开发和利用,形成一个可供全社会使用的丝绸纹样资源库,并搭建出丝绸纹样数字资产全过程闭环式管理机制,为中小型文化机构实施数字化创新应用提供了崭新思路。

文化机构破题数字化转型升级,从数字采集到纹样重生

从草鞋山到江南蚕织重地,丝绸成为苏州和江南文化名片。丝绸文化如何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数字丝绸纹样成为苏州的发力重点。

1991年落成开放的我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其馆藏的丝绸文物、丝绸样本是赋能文创产业的宝库。然而,在数字化创新应用方面,文化机构的文化资源数字采集、挖掘和转化整体进度较为缓慢,大量资源未得到有效的数字利用。

针对痛点、难点,苏州丝绸博物馆从丝绸纹样的数字化采集着手,赋予龙凤禽兽、各色花卉、杂宝吉祥等丝绸纹样崭新形态。2022年,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领导下,苏州丝绸博物馆与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开展馆藏文物和丝绸样本数字采集工作,目前已完成222件等级文物和1150片近现代丝绸样本数字采集,数据量达3.08TB。

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介绍,在馆藏丝绸纹样数据采集标准方面,苏州丝绸博物馆率先进行丝绸纹样采集技术参数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技术参数指标和文物出库、运输、采集到回库的数字工作规范,构建出丝绸纹样数据图库,并结合转化利用效果不断调整完善。

搭建丝绸纹样数字资产运营管理机制,探索“1+1+N”授权模式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2023年,苏州市在江苏省率先出台《苏州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加快建成丝绸纹样等重点领域专题数据库,切实把资源成果转化为应用实效。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数字化建设。

该文件的出台,为以丝绸纹样数据采集与应用推动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探索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在丝绸纹样数字化采集基础上,为激活丝绸纹样数据要素潜能,苏州丝绸博物馆探索“1+1+N”授权合作模式,形成国有文化机构(资源方)、国有企业(独家授权方)、民营企业(多家转/分授权方)三方授权链。

探索国有事业、国有企业“文化+数字化”合作模式,鼓励民营文创企业共同参与,是这一授权链的突出亮点。其中,苏州丝绸博物馆负责提供丝绸纹样资源,并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苏州博古公司负责丝绸纹样的运营管理、商务授权和流程管理。民营文创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三方授权模式有效实现了丝绸纹样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市场化运营。”苏州博古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一条清晰的丝绸纹样数字资产全过程闭环式管理机制已然形成:通过建立纹样采集参数指标、构建纹样数据图库、形成纹样授权模式、开发纹样产品服务,对丝绸纹样数字化应用全过程进行探索与实践。

以科技化、市场化、实效化为导向,推动丝绸纹样积极转化应用

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不断推陈出新的丝绸纹样数字化创新产品和服务,让丝绸纹样迎来新生。妆花缎龙凤纹、三蓝绣纹、纳纱绣纹……古老的丝绸纹样通过数字化创新表现手法,在汽车车贴、网络手办、快消产品中“添彩”现代生活。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博古公司在七夕联合举办“苏作传相思:恋与制作人·非遗线下主题展”,“00后”“90后”观众占比过半,展览微博话题阅读量达582.6万次。

数字丝绸纹样的未来是什么?目前,苏州博古公司正积极推进技术合作,建设苏州文化元宇宙实验室夯实丝绸纹样数字化采集与应用技术底座。苏州丝绸博物馆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授权合作模式,建立内容研究、数字采集、创作设计、授权应用、公众传播等方面的科学工作流程闭环,通过科技创新连接历史与未来,让丝绸纹样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