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出版发行>

出版发行

以精品引领大众科普阅读

2023-09-2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邱娟

9月16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北京首钢园开启。该活动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一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以互动体验形式让观众真切感受中国科技力量。

今年是第二十个科普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随着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科学普及、科普阅读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科普热 展示科技前沿魅力

作为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出版、科普阅读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各大出版社结合自身定位,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阅读活动,为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出版力量。

在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北斗牵着我的手》文学与科普对谈活动中,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北斗牵着我的手》作者叶梅,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普专家周武,北京少年出版社副社长、本书策划马姗姗以“北斗在孩子们中间”为主题,围绕科普创作、青少年科普推广与实践等话题进行了精彩对谈。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展场,中国地图出版社每天举办一场“祖国在我心中”国家版图教育和“地图的前世今生”地图文化科普主题活动,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9月20—22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举办全国科普日“阅科技好书”主题系列活动。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的专业科普节目《机工百家大讲堂》首次开播,首期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与“人”的关系》展开。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媒体中心主任谢欣新介绍,《机工百家大讲堂》定位高端专业科普系列节目,汇聚机工优质资源,以“名家讲科普”的形式,聚焦工程科技和工程科普,节目每期选择一个热点主题,邀请一位行业重磅嘉宾进行主题演讲,突出内容的技术性和故事性,让知识有用有趣,打造机工名家作者和读者观众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科普阅读是帮助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一些科普出版人在接受采访时一致表示,科学普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从宏观层面看,推广科普阅读,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是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微观层面看,一方面,推广科普阅读,提升公众的科普阅读率,意味着增强公共事务中的科学话语权,公众在遇到问题时,就能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应该寻求科学框架下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公众的科普阅读行为是科普创作价值的体现,提升科普阅读率有助于为科普创作培育更大发展空间,进而促进科普产业发展,实现“阅读促创作、创作促出版、出版享阅读”的良性循环。

出好书 加强科普图书内容引领

在科普创作方面,《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优秀的科普图书,在内容上做到专业硬核,在表达上做到深入浅出,这也成为一种业界共识。中国科学技术馆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王洪鹏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普创作的主要目的已经从单纯地向大众“传授知识”,逐渐向面向全民的“科学素质提升”和价值引领转变。优秀的科普作家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学功底,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善于通过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在出好书方面,广大科普出版工作者用心用情,积极策划,力争推出一批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普精品力作。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前夕,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走进国之道:G219高原篇》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通过科学的解读和导引,展示G219西藏段有代表性的地理景观,呈现青藏高原的独特魅力。在今年北京地坛书市期间,该社还展示了《地图上的绿水青山》《地图上的新时代》《吉林一号带你看中国——辉煌新时代》等一批新近出版的精品自然资源科普图书。

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有效开展,中国科协牵头组织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丛书》出版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作的技能等专题进行编写。本套书被用在地方省、市科协开展的多项科普阅读活动中。此外,该书出版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爱国奋斗精神学习读本》系列丛书,收录老一辈科学家等爱国奋斗、创新争先的点滴故事,都是值得广大读者阅读的科普精品力作。

《“自然广西”丛书》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今年重点打造的科普出版项目,该丛书以大量的科技文献和科学家多年的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分类介绍广西丰厚多彩的自然资源。此外,今年该社还重点推出了《中国科技绘图史——从远古时期到十九世纪》《布丰的动物图集》《齐波的植物图集》《穿越时空的铜鼓》等针对各读者群的精品科普图书。

推好书 打造科普阅读风向标

在科普出版领域,一些重要的行业奖项为推动科普出版、科普阅读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科技部每年评选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每两年评选一次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图书类)等,这些重要奖项的评选不但激发了科普出版工作者的热情,树立起行业典范,也为读者选择科普图书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了专业奖项之外,近年来,科学界、出版界、媒体界等多方联动,在大力宣传优秀科普图书等方面下功夫,推出各具特色的优秀科普书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9月19日,“2023首都科普好书”投票截止,进入最后终审环节。据介绍,“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介活动共吸引了全国132家出版社的热情参与,共收到436部申报作品,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儿童科普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国内科普创作的最新成果。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介活动第四次和大家见面。前不久举办的上海书展期间,“新发现·科普书单”第三期揭晓,《芯片简史》《星耀中国:我们的风云气象卫星》《星耀中国:我们的量子科学卫星》等好书入选。“新发现·科普书单”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共同指导创设,书单以公益性、引导性、分众性为导向,分为:科学人文、科学生活、科学少年3个子书单,另设“科技新阅读”副书单。为增强时效性,书单将按季度发布,并在每年年末推出年度书单。在加强科普阅读内容引领方面,专业媒体也发挥着独特作用。为进一步服务于广大细分读者,做好科普阅读推广,自2022年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微信公众号“好书品读”重磅打造月度科普书榜,为读者选择优秀科普图书提供重要参考,助力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读好书 助力形成科学思维方式

近年来,科普类图书在整体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保持上升。纵观少儿图书市场,数据显示,从2021年开始,少儿科普类超越少儿文学类,成为少儿出版领域的最大板块。面对日益繁荣的科普图书市场,对于出版人来说,一部科普图书的面世,只是出版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但更重要的还需进行有效的推广,让更多科普好书被更广泛的读者所阅读。对于如何引导公众更好地进行科普阅读,许多科普出版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个人阅读方面,谢欣新表示,一方面,建议泛读,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通过视听手段获得相对广泛的科技资讯、前沿新知。另一方面,建议精读,在某些特别关注的领域,不仅仅满足于浅尝辄止,一定要进行深入阅读,建议每天抽出1个小时左右的专门阅读时间,通过阅读专业著作、主动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建立一套自己对于该领域的思考方式。

据市场分析,近年来,广大读者们喜爱的科普阅读逐渐从以专业描述为主的长篇大论式文章向通俗易懂、轻松风趣的图文转变。在新媒体时代,科普阅读更应该结合多种传播形式加以表达,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不断丰富科普传播形式,不少科研机构、科普达人以短视频等新渠道、新形式参与科普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阅读就是“知识破圈”的过程,让科学流行起来,就是要把围成圈的墙降低一些。因此,科普工作需要接地气,面向普通群众,要不断优化传播策略和方案,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创作科普作品,打通堵点、补齐短板,真正实现打通科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更能让公众充分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所在。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社将策划推出一批短小精炼、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通过优质的图片和通俗的科普文字唤起读者对科普的兴趣,进而推动读者主动去获取更多相关的科学知识,带动整个科普阅读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将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科普阅读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另外积极策划在线课程、科学实验、实地考察等多元化的科普研学活动,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