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简牍泡在蒸馏水中,用软毛笔轻轻蘸洗,再一一测量尺寸、记录、编号和绑线,接着开始脱色、脱水、包装……刚从外地考古现场回来,方北松又第一时间坐在了修复台前。
修复一枚小小的简牍,需要20多个步骤。作为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已将这套流程重复了35年。
“这是‘秦火’之前的《诗经》抄本。”“这些神秘字符可能是失传的先秦乐谱。”在荆州文保中心简牍修复室内,方北松打开木箱,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支支浸泡着竹简的玻璃管,一一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团队修复的成果。这些黄褐色的竹简,尽管多有破损,但工整的楚系简帛文字清晰可见。
在汉朝蔡伦发明纸张之前,竹木简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出土简牍是文物考古和研究人员喜爱的“历史讲解员”。一枚简牍,甚至其中一个字,就可能揭开一段尘封的记忆,填补一段历史的空白。
荆州市境内长江径流里程483公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径流里程最长的城市,自古就是长江文化的富集地。20世纪以来,当地深埋地下2000多年的珍贵文物大量出土,揭开了一个先秦南国独特而神秘的文化面纱。
然而,这些珍宝出土之时往往是另一番模样:散成一堆,看上去只是烂泥中黑乎乎、近乎朽腐的竹条木片。
据了解,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竹木简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能在地下保存至今,靠的是饱水缺氧的环境。文物出土后如同煮得软烂的面条,在氧化的那一瞬间更变得漆黑如炭,文字无法辨识,给修复带来很大困难。
“文字写在简牍上,保护它就是在保护中华文明的载体。”方北松介绍说,脱色、脱水,是简牍修复中最关键的两道工序。
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后,方北松便来到荆州博物馆文物实验室工作。为攻克材料难题,他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终于在2002年前后找到竹木简牍脱色、脱水的有效方法和药剂,也由此成为业界有名的简牍修复专家。
2003年,荆州文保中心从荆州博物馆分离出来。近年来,中心完成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湘西里耶秦简、荆门郭店楚简、阜阳汉简等重要文物抢救项目,专业修复人员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50多人。
2017年,荆州文保中心搬入了位于三国公园湖心岛上的新大楼,并且添置了扫描电镜、激光拉曼、超景深显微系统等40多台(套)先进设备。
一墙之隔,两番天地。公园墙外,车辆川流不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公园墙内,文物修复专家们摩挲简牍,用匠心“化腐朽为神奇”,日复一日。
“保存状态较好的竹木简牍我们可以按工序修复,但常常也有一些糟朽严重的简牍,需要花费数倍时间和精心,才能让上面的信息重现。”荆州文保中心简牍工作室负责人史少华说。
前些年,荆州文保中心曾接手一批河北出土的汉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由于早年遭遇盗焚,竹木已经炭化,一碰就可能粉碎,字迹更无从辨认。
“我们试验了70多种方法,终于找到了让它们恢复柔韧的特殊材料。”史少华说。经过科学细致的清洗、复形、封护,简牍上的字迹依稀呈现,专家依靠红外拍摄技术拍出了较为清晰的文字照片。
用匠心守护古人智慧,用耐心重现文物光芒,用信念扛起传承大旗。
荆州文保中心已为国内24个省市、9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文物保护技术支撑,帮助全国80%以上的饱水简牍“复活”,数量多达13万枚。他们所修复的简牍,时代从战国至西晋,地域上从南方广东至西北甘肃,从东部江苏到西部四川。
一件件珍贵文物“复活”后,向世人诉说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激荡着无数人心中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修复了这么多的简牍,没有一枚毁掉,没有一枚遗失。”这是方北松最自豪的事情,“不让那些凝聚祖先智慧、民族历史的鲜活史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是我和同事们一直坚守下去的最大动力。”
(记者熊琦)新华社武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