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广东>新闻聚焦>

新闻聚焦

400多岁的“甪端”有一颗童心 故宫博物院首部儿童音乐剧 《甪端》今晚鹏城上演

2023-05-12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黄丽

《甪端》剧照。 (主办方供图)

■ 深圳特区报 记者 张锐

5月12日至14日, 以故宫瑞兽“甪端”为主角原型的故宫博物院首部儿童音乐剧 《甪端》将在深圳大剧院连演三日,展开一场关于爱、传承和成长的探索之旅。该剧由故宫博物院和艺瑞奇国际文化联合出品。据介绍,主创团队从故宫博物院的186万余件(套)藏品中提炼角色原型,国宝级文物清乾隆金瓯永固杯、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晋代书法家陆机的草隶书法作品《平复帖》等传世珍宝也将化作重要角色,以鲜活的形象亮相舞台。

用一部戏,撬动孩子们的心

“甪端”是故宫中明万历年间的一座掐丝珐琅香薰神兽。在中国古代,常以甪端造型制成香薰,陈设于帝王宝座两旁,以显示皇帝是圣明的君主,身在宫中而知晓天下事,表达了八方归顺、四海来朝的美好愿望。然而,在该剧中,400多岁的甪端却有着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童心,并且和它的文物家族成员,以及故宫宫廷历史部“老高”及其孙子“高小端”之间展开了一段紫禁城探秘之旅,也由此发起了一场关于古典文化与当代潮流、历史坚守与未来憧憬的“辩论”和思考。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活化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不断创新,屡屡出圈。据该剧总策划、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闫宏斌介绍,此次创造性地将文博题材以儿童剧的形式搬上舞台,是希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在民间传说中,甪端能够日行一万、夜行八千,懂得四方语言,知晓前世与未来,是智慧的象征。同时它又有着萌萌的外表。”闫宏斌表示,以瑞兽形象作为主角,不仅希望能凭借其可爱的外形,获得小观众们的喜爱,也包含着让孩子们拥有如甪端一般的智慧的美好寄望。

“子子孙孙永宝用”,这是剧中时时念起的台词,也是青铜器上常见的铭文,寓意器物永世流传,后世子孙也一如既往地铭记和珍爱祖先的功德与荣耀。据该剧总导演薛森予介绍,这句话也蕴含着主创希望赋予该剧的文化内核——典守文物瑰宝,传承文化根脉。剧中,甪端通过好朋友手中的平板电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并希望带着自己的“文物朋友”们开启一场创新变革。“我们希望用一部戏,撬动孩子们的心。”薛森予谈道,“当下的孩子们有着更加丰厚的物质生活,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我们希望孩子们在看到、掌握数字科技之外,走出网络的世界,亲身发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美好。”

当文物化为角色,于时代背景中赋予其舞台性格

采访中记者在后台看到,该剧的每套服装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文物的色彩与外形,又在设计中赋予其极大的童趣色彩。

故宫寿康宫宫廷原状陈列中的一对甪端,采用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工艺制成,工艺精湛,色彩华丽。剧中的甪端造型也使用了大量的蓝绿色泽,用线条呈现掐丝工艺。饰演甪端的演员罗东告诉记者,剧中的甪端是一个如同“小灵通”一般的角色,开朗活泼,勇于做出改变。剧中,他需要做出很多动作,肢体模拟出如同小孩子一样的状态。而饰演金瓯永固杯的演员张嗣佳身型健壮,穿上金光闪闪的戏服后,在舞台上存在感颇强。“金瓯永固杯在皇家象征着江山永固,在戏中它有着严肃的一面,在朋友们面前他又有着有趣的一面,形成的这种反差成为了角色的一大看点。”张嗣佳说。

将拥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文物,化作舞台上富有人物性格的角色,主创团队对这个“拟人化”的过程表示了很大的敬畏之心。例如,饰演站在太和殿最高屋脊之上的脊兽“行什”的演员陈柏君表示,即便厚重的戏服总是被汗水湿透,也要确保挺立的威严姿态。不仅如此,薛森予称,“角色的性格创作,源自看到这些文物的真容之后,而产生出的感想;也来自于文物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的审美喜好,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赋予文物可能具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