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辽宁省

数字赋能 文化绽放新活力——辽宁省参展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综述

2023-01-04    来源:东北新闻网    

1月2日,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下帷幕。6天时间里,文化演艺、文化科技、非遗文化,辽宁展团三大板块精彩纷呈,以一件件展品、一次次演示、一帧帧画面,全面展示辽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生动呈现我省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生动实践。

每年,文博会都是国内外文化产业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大舞台,本届文博会,辽宁展团创下多年来展区面积最大纪录,同时也是历年来互动方式最丰富、科技体验感最强、展出门类最全的一次参展。

“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既是辽宁展团本次参展的核心理念,也是吸引线上线下参展商及观众的最大亮点。展区设计风格、展品选择、展陈方式,无不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和工业元素,面向世界展示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大趋势。

在辽宁展区,连续4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中国华录集团,其数字文化产业项目“中国数字音乐谷”,正在打造国际级数字人文地标。沈阳泰科易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PHIIMAX3D,已成为世界先进的VR摄像机之一。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体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平面雕塑”“SRK 空间成像” “ARTAR 画剧屏”等项目,申报专利超百项。

同样,辽宁展区也让人深深领略到辽宁科技文化企业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数字化文化新体验的探索与尝试。

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有国内最高水平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在现场与观众互动,还推出了以仿生人形服务机器人为核心EX未来科技馆、EX元宇宙体验街区等项目。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巨型仿生机械艺术装置、沉浸式文化科技体验馆、巨兽+文商旅综合体等产品项目,成为中国高科技文旅行业的龙头企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过往的经典,也有当下的潮流。辽宁展团参展项目突出传承与发展,它们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不断创新文化形式,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或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传承。

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升级“老字号”、培育“新字号”,推出芭蕾舞剧《铁人》、“和合中国”大型主题文物展览等文化精品,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辽宁金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凝结辽宁“六地”精神的红色文创,扩大辽宁红色文化影响力。

非遗项目盘锦苇画已经量化生产,以刻核舟见长的大连核雕如今以长篇组雕为发展方向,逼真动感的盖州动态花灯颇受市场欢迎,抚顺大官窑陶瓷被选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运好礼”。由铁岭外研传媒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国内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品类展示交易平台“非遗网”,已经完成6万非遗传承人数据录入和网上店铺建设工作。

借力文博会这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交易平台,我省着力促进文化产品和项目交易,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在展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第一天,我省就举办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文化产业介绍、城市宣传推介、重点项目招商,推介会全方位展示辽宁特色人文资源、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推介会上2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签约43亿元,最高签约额达10亿余元。

来自北京悦哈希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约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辽宁此次的项目方都非常有实力,这是他们看重与这些项目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辽宁所拥有的优越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贴心的投资创业服务,也让大家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

这份看重与信心,离不开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支撑。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壮大文化市场主体,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基地)建设,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呈现持续发展、提质升级的良好态势。目前,全省文化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在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并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文化出口等方面实现了突破。2021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共实现营业收入12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未来,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人才,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更大的文化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上,辽宁文化产业蓄势待发、前景光明,正如辽宁展区中央竖立省花天女木兰抽象造型的寓意——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辽宁日报记者 王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