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演艺>演艺资讯>

演艺资讯

《海的尽头是草原》马苏:把音频放慢8倍速学蒙古语

2022-09-22    来源:新京报    编辑:刘颖

为了演好《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的草原母亲这个角色,马苏要学习蒙古语,她用最笨的办法将蒙古语音译成汉语,每天背了不下上万遍,这才将台词全背了下来,甚至片中有位蒙古族演员以为马苏也是蒙古族人。

《海的尽头是草原》马苏版海报。

由尔冬升执导的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正在热映,马苏在片中饰演一位草原母亲萨仁娜,收养了一个从上海来的小女孩,用无私的爱将其养育大。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马苏要学习蒙古语,用最笨的办法将蒙古语音译成汉语,将台词全背了下来。除了蒙古语,马苏觉得,最难的还是如何塑造出这个角色平凡但又伟大的一面,要让观众相信自己是一位草原母亲。

以下是演员马苏的自述:

用汉字注释的笨办法学蒙古语,“每天背了不下上万遍”

我和尔导是在《演员请就位2》中认识的,当时尔导给了我高度认可,说后面有机会就找我拍戏。我本以为只是一个客套话,因为导演筹备一部新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是马上就能实现的,没想到录完节目,第二年他就兑现诺言了,我特别感动,都有点恍惚。

当时尔导说,有一个新戏要开拍了,让我来演一个草原母亲的角色,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当然有兴趣,特别激动,就自己用软件做了一个蒙古族造型的图片发给了尔导,尔导也没有回我,这个事情就先放在这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接到工作人员电话,说导演已经发合同来了,问我的服装尺寸是多少。接下来就是试妆,签合同,最后得到了这个角色。

进组之后,导演跟我说,他有个想法,想让我用蒙古语说台词。我一听脑子都乱了,就让导演先发一段蒙古语过来我听一下试试。我听完,感觉一点门路都没有,完全找不到任何规律,一下子就蒙了,心里很恐惧的感觉,没有安全感。但我觉得导演这么信任我,只要愿意下功夫,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我就跟自己说,马苏,你要是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你就不配去演这样重要的角色。其实,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台词还没有固定下来,我还没有拿到蒙古语台词的音频。

马苏在《海的尽头是草原》中饰演草原母亲萨仁娜。

直到我去内蒙古体验生活的前几天,才拿到这个音频,一听整个人感觉要爆炸了,因为真的太难了,我要把音频放慢到8倍速,从一个词到一个小小的短句再到一句话,每天背了不下上万遍,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所有时间都用来准备蒙古语台词。

开始前7天,我是自己听音频,到了草原之后,有蒙古语老师带着我一起学习蒙古语。我用了最笨的办法,把所有蒙古语的发音,用汉字“音译”过来。我有一个本子,上面记着蒙古语和汉语的“双语”台词,估计除了我,别人念不出来。

我进组拍的第一场戏,其实是影片最后一场戏,我饰演的草原额吉萨仁娜与百岁老人遥首相望,有一段蒙古语台词“老姐姐,谢谢你,带来这么好的女儿。终有一天我们会见面的,到那个时候,我把她成长的故事给你说”。导演一喊开机,我整个人都崩溃了,大脑一片空白,感觉嘴和舌头都碰不到一起。百岁老人就在我旁边,我怕给人家添麻烦,就强忍着自己,刚一张嘴,导演都笑了,导演一笑我就没自信了,但我告诉自己,之前都说了这么多遍了,一定要慢慢的不着急,适应一下就会好。

其实到最后的时候,蒙古语老师现场教,我真的可以现场说蒙古语了,一些简单的词都知道了。片中有一个很壮的蒙古族人,在领养孩子的时候,小孩都不想去找他,他一直在用蒙古语跟我说话。我说,不好意思,我只会几句简单的蒙古语,他以为我也是蒙古族人。

用麻辣牛肉干“奖励”片中女儿,被其称为“马苏妈妈”

在拍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来没有走进过草原,对草原生活一无所知,只知道那里有烤全羊,草原人能歌善舞,酒量很好,其它就没什么概念。

除了要把蒙古语学好之外,对我来说,最难的是如何演得能像一位草原母亲。从小生活在那片草原和临时去的游客,简直没法比,这是我要攻克的难题,要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是萨仁娜,而不是马苏。

萨仁娜很平凡,但她又把那份大爱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怎样让观众觉得这位母亲如此平凡却又如此了不起,是我要找到这个母亲角色的一个关键点。

我在片中的大部分戏,都是和演我女儿的小演员完成的。我是到了草原之后,才第一次见到她,我俩没有提前熟悉,因为故事本身,两人也是从陌生到熟悉,一点点建立起信任,成为一家人的。

《海的尽头是草原》剧照。萨仁娜细心照顾收养的女儿。

这个小女孩其实是个特别慢热型的人,她有自己的世界,刚开始的时候她不跟我们一块玩,自己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采蘑菇,就跟戏里面的小孩很像。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小孩,从小的愿望是当幼师,也跟小朋友拍过一些戏,对小孩的心性比较了解。我就慢慢观察她,发现她喜欢吃什么东西,好奇的点是什么。

你别看她小,她很喜欢吃那种麻辣的东西,比如麻辣牛蛙、麻辣牛肉干。我就为她从网上购买了麻辣牛肉干,每天给她限量吃,只要她演好了就奖励一个。她每天来到片场,都会说,马苏妈妈,你今天又带了什么好吃的。她就慢慢亲近你,觉得你对她好,经常过来和你交流互动。

拍戏的时候,她妈妈要在很远的地方等她,她需要大人给她一定的安全感。我觉得那个时候我就像她妈妈一样。戏里我有一句台词,也是我唯一的一句汉语台词:“阿爸、额吉、纳木汗,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永远爱你。”当时没有任何排练,但这句话说完之后,她瞬间入戏了,很心酸,能够感受到我们是爱她的。所以这个片子所有的感动,都是来源于我们真实的感受。

和阿云嘎是微信好友多年,是“很熟悉的陌生人”

我和在片中演我丈夫的演员阿云嘎很早就认识了。我俩第一次接触特别有意思,忘了具体是什么事情,可能两人说话都比较直接,我俩拌了个嘴后,互相加了微信,但没再说过话。

2018年,我在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上看到了他。我还特意上网查了下,发现还真是他。

去《海的尽头是草原》试妆的时候,我从上海飞北京,在机场我看到很多人追着一个男生拍照,我问了周围的人,才知道这个男生是阿云嘎。到了试妆的地方,我说,嘎子,咱俩刚才乘坐的同一个航班的飞机。那是我俩第一次正式说话,之前虽然加了微信,但好多年都没有联系。

马苏和阿云嘎在《海的尽头是草原》中饰演夫妻。

导演也不太熟悉阿云嘎,就问我这个演员怎么样。我说,我看过他演的音乐剧,是个非常好的演员。因为我和阿云嘎有共同认识的朋友,对他以往的经历也有一点点了解,他又是蒙古族人,就说他特别合适。

我进组比较早,已经拍了一段时间了,和儿子、小女孩都已经很融洽成为一家人。阿云嘎来到草原之后,就一直跟我交流,想尽快进入到角色。他的到来,跟剧情一模一样,看似陌生,其实已经是很熟悉的陌生人了,所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很快就跟大家打成一片。他本身是蒙古族人,自然而然会带来很多新鲜的我们没有了解的草原文化的东西,对我们的表演是非常有帮助的。

片中,我最难忘的一场戏,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点灯的那个场景,阿云嘎饰演的阿爸带着油灯从外面回来,告诉我们这个是灯,其实这就是一种光亮,是一个非常好的寓意,有一种一家人团聚的感觉,很温暖。

新京报记者滕朝

编辑黄嘉龄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