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出版发行>

出版发行

掂量掂量作品的分量

2021-11-24    来源:大众日报 逄春阶    编辑:赵辉

鲁迅先生有篇杂文叫《关于翻译(下)》,面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翻译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鲁迅先生提出“希望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这正如‘拾荒’一样,是很辛苦的,但也必要,而且大家有益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作家艺术家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

面对文艺作品,有好说好,有孬说孬,本是很正常、平常的事儿,却成了问题。“剜烂苹果”的人越来越少,欣赏烂苹果,吹嘘烂苹果的却越来越多。为何?“剜烂苹果”很辛苦!身累,心更累。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剜”的能力和水平,丢掉了“剜”的格局和胸襟,更没了“剜”的兴趣和自觉。

我把“剜”理解成掂量。能掂量出作品分量,而且得体地说出来的,一定是好的批评家。

掂量一部作品,很辛苦,要研读文本,得有耐心,需花时间,坐冷板凳。遗憾的是,现在好多文艺批评家不愿意下苦功夫、笨功夫,热衷于随便一翻,有时甚至连翻也不用翻,就去研讨会上侃侃而谈,套用一套既有的美学原则,隔靴搔痒,不着边际,大而化之地说一通非常正确的废话,也就过去了。于是不痛不痒的“红包批评”“人情批评”炮制出来了。好多年前,我爱去参加研讨会,专家学者也有吹捧,但是吹捧有度,我特别爱听“但是”后面的那几句话,那几句话就是“剜烂苹果”,最近一些研讨会,没有“但是”了。有的是干涩沉闷,呆板平淡,催人欲睡。所以,也就没有了参加文艺研讨会的兴趣。

批评家必须有自己的批评立场,即批评标准。不能左右摇摆,在这个研讨会上是这个立场,到了另一个研讨会上又是相反的立场,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这不是一个成熟批评家的样子。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丛新强说:“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标准,文学也有标准。我们的标准在哪里?我们往往有公共性的标准,但是能不能建立个体的标准?从创作到研究。我跟学生也讲过这个问题,标准要确立起来,有标准,才能有自己的一个衡量,才能判断你喜欢的、不喜欢的,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否则就乱套了,什么都可以做。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不出来,什么都做不成。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问题,不论创作还是研究,都要建立一种文化立场,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论外界如何变化,也不要动摇。”丛新强会长说到了点子上,有了自己的立场,没有必要隐藏,遮遮掩掩不好,就是要坦坦荡荡。即使有自己的偏好,甚至有自己的盲点,也不要紧。关键的关键,就是不要丧失批评家“个人的感觉”。

掂量得有掂量的范儿,得严谨,一丝不苟,也就是要专业。就像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一把抓”一样的准确,张秉贵每一分钟都跟打仗似的全力以赴,眼、耳、口、手、脑这五部“机器”同时开动,不停地抓糖、过磅、包包儿、打捆儿,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对批评家来说,你点穴点得越准确,作家艺术家越服气。既然是批评,就得把批评的严谨、气度、才华充分展露出来。

掂量作品的分量,把掂量的结果得体地说出来(我强调“得体”,还是顾及到了作家、艺术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作家、艺术家很脆弱。说归说,我其实也喜欢听表扬),是对作家、艺术家的最大尊重。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判断,就不糟蹋自己。你不糟蹋自己,别人又怎能糟蹋了你?不糟蹋自己,才是一个批评家应有的姿态。

真理越辩越明。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

我呼唤真正的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