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七届

文博十七载 绘出新生态

2021-10-26    来源:    

image.png

1/5第十五届文博会5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馆,巨型柔性屏滚动播放带有广东元素的影片。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如期而至。文博会已实现连续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称“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组团参展,展现创新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十七载见证巨变。2004年,首届文博会创立。文博会展商数量从700多家增加至第十六届的3243家,成交额从首届的356.9亿元增长至第十五届的约2500亿元。去年举行的第十六届文博会首次以云上形式与观众见面,今年的第十七届文博会首次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首次线上线下双联动,线下主会场展览面积较往届增加1.5万平方米……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成长起来的文博会,不仅是文化产业发展新思维、新模式、新业态的孵化器,作为业内风向标,它更集中地展现了深圳、广东乃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脚步。

撰文:邓子良 杨溢子  摄影:朱洪波

“科技之都”的智慧文博

为了满足群众的新需求,第十七届文博会采用线下博览、线上展示的模式,一场“云上文博会”让市民在家就能逛起来。

第十七届文博会实行线上线下双联动,云上文博会平台设在文博会官网(www.cnicif.com)、微信小程序“文博会+”,与线下主会场展览时间同步,5天24小时开放。云上平台通过模拟线下文博会场景,将六大展馆展览内容在云上平台进行同步展示,对线下展示和交易进行大数据分析,在展会结束后继续促成项目和产品交易。同时,深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增设互联网馆,展示“互联网+文化”和数字文化产业最新发展成果。

云上文博会,展览新体验。足不出户,人们就可以通过VR全景展厅,了解全国各省区的文化体制改革最新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以及优质文化项目和拳头产品。此外,还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共襄盛会。这种创新的方式,可以说非常“解渴”,让更多人远程体验文博会的盛况,在用数字搭建的新桥梁前,体验别具一格的文化之旅。

近年来,文博会积极顺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趋势,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而云上文博会为这一进程按下了“快进键”。此次展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完善云上文博会的展览展示及交易方式,充分利用线上展会不受时空限制、互动性强等特点与优势,为参展商搭建海量、多元和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动于一体的网上展会新平台,让文化企业在“云上”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从5G、视频直播、VR、大数据、AI等新技术应用,到B2B展览模式,5天×24小时不间断集中展示、精准推送信息,观众尽情漫步在云端,清晰、全方位看到“真实场景”……云上文博会还为参展商带来展示和交易方式的创新。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3D等多种方式、多维度展示产品和项目,通过即时通讯、预约洽谈、在线翻译、产品搜索、线上直播等功能与采购商交流洽谈,将文博会的现场展示搬到互联网上来,帮助广大文化企业以较低成本参与展示和交易。

数据显示,2020年第十六届文博会(云上)线上总访问量(含PC端和手机移动端)累计达1448万人次。展会期间,策划各类活动238项,包括投融资推介、项目签约、产品直播等。“云端”大幕已经开启,文博会将带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

以“文化+”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浏览本届文博会首设的互联网馆(云上),这里展示着“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展示和发布互联网与文化、传媒、科技、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等内容。其中,腾讯、网易、爱奇艺、百度、优酷、央视频、巨人网络等62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将亮相该馆。

这是文博会以“文化+科技”主题,集中展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展现科技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新成就。此外,本届文博会还专门设立了创意设计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通过创意设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创新发展。增加时尚、创意、科技等元素,展示“非遗+旅游”“非遗+科技”“非遗+文创”等主题设计衍生的精品,为传统非遗技艺和产品注入时代精神,为非遗传承人及其技艺、产品赋能。

一直以来,文博会聚焦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展示我国“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贸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展望未来趋势,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文博会十七载风云变幻,见证了中国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自2004年创办至今,文博会线下展示交易规模最高已达到12万平方米,每年汇聚了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近6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六届的3243家,连续11年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组团参展。

文博会广泛涉及新闻出版、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文化旅游、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一大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在文博会上备受关注。据统计,本届文博会参展企业中,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占比达70%以上。其中包括25家“全国文化企业30强”企业、100余家文化类上市企业参展。近几年,每年都有10万多种文化产品、6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文博会平台寻求合作。

越来越多的龙头文化企业和机构参展。他们以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将全国各地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文化资本,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助力文化企业不断开拓市场、做大做强。

架起中外文化贸易交流之桥

在去年的文博会上,3家深圳本土企业以及3家来自土耳其、尼泊尔、俄罗斯的文化企业通过“云签约”形式,线上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书。

其中一家企业——深圳市廖达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达表示,“这次试水线上参展让我感受到展会云上发展的无限可能。这次的海外合作签约不但把中国锡器传播到世界,更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锡器——一种古老传统的中国工艺,把中国的文化带到海外。”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不断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2015年,文博会首设“一带一路”·国际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而今年文博会首次线上线下联动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馆设立在云上,以“‘一带一路’框架下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为主题,线上展示国内外文化产品、文化贸易内容,体现我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以及中外文化共融共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

该馆组织了阿根廷、古巴、巴西、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法国、希腊、奥地利、白罗斯、韩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展内容涵括文化科技、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教育等领域。同时,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着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文化资源要素。

经历多年的成长,“一带一路”展馆逐步发展壮大。第十五届文博会(线下)吸引了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个机构参展,海外参展面积占总展馆面积的23.5%,吸引了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22167名海外采购商在现场进行参观、采购、洽谈。

去年尽管疫情给国外文化企业参展造成极大困难,第十六届文博会(云上)仍然吸引了3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以及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0490名境外采购商注册观展,云上文博会境外访问量累计达30120人次。

借助文博会,遵义杂技团演出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洲;“黄梅挑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其他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闽南特色纸质画、寿山石雕等,也得到全世界观众关注;《熊出没》《小鸡不好惹》等30多部原创动漫作品发行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30万分钟,进入Nickelodeon、Disney、Sony、Netflix、Discovery Kids等国际主流媒体;匈牙利的特色玉米穗编织品、印度的紫胶手镯等走进中国,有力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数据显示,2004年首届文博会的商品交易出口额为0,到第十五届文博会已超过180亿元。随着其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连年攀升,文博会早已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文博会历史上的“第一次”

首创分会场模式

2004年,大芬油画村作为首届文博会的唯一分会场一举成名,并凭借文博会的影响力逐渐发展壮大。此举激发了深圳甚至广东各地市、区政府承办文博会分会场的热情。

首设招商代理

从第二届开始,文博会便开展海外招展代理,先后与26家海外优秀代理机构签订代理招商协议,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招商。10多年来,文博会已积累了近10万余名海外采购商资源。

首设海外分会场

2008年,第四届文博会首设海外分会场,不仅首次设立了国际文化馆,而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德国法兰克福、美国纽约都设立了文博会分会场。

首次实现政府组团“满堂红”

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一直保持至今。

首次实行“1+N”办展模式

2010年,文博会开始推出“1+N”办展模式。从文博会平台,延伸出“N”个专业类展会,形成了既有综合性展会,又有常年开展的若干个专业展会的格局。

首设“一带一路”·国际馆

2015年,文博会首设“一带一路”·国际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海外参展面积达到20%,比上届增加5%。

首次“云开幕”

2020年,第十六届文博会因疫情影响而全面数字化,搬至“云端”的文博会通过云开幕、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等“五朵云”,让身处世界各地的参展商随时随地“屏对屏”沟通交流,实现了精准高效对接。

首次线上线下双联动

2021年,本届文博会开启线上线下双轨并进、同步举办的新模式,并首次设立“互联网馆”。

数读文博会

●展商数量从第一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六届的3243家,已连续11年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组团参展。

●成交额从第一届的356.9亿元增长至第十五届的约2500亿元。

●分会场数量从第一届的1家增加到第十五届的66家。

●海外专业观众人数从第一届的0个增加到第十五届的22167个。

●自2004年创办至今,文博会线下展示交易规模现已达到12万平方米,每年汇聚了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近6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第十七届文博会线下主展馆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较往届增加1.5万平方米。

整理:杨溢子 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