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各地展演

安徽凤台用活非遗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2021-07-01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赵辉

激昂的音乐响起,人民子弟兵英勇奋战,老百姓推着小车奋勇支前……台上激情飞扬,台下掌声连连。这是记者日前在凤台县凤凰文化广场看到的花鼓灯《车轮滚滚》巡演的一幕。

《车轮滚滚》是凤台县排演的花鼓灯群舞,以舞蹈的表现形式,重现了战火硝烟的岁月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团结一家亲,奋力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壮举。这是凤台县用活非遗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特色举措之一。

凤台县是全国花鼓灯艺术之乡,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台花鼓灯和推剧、淮河大鼓等多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之初,该县就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挖潜,查寻史料研讨,将红色元素融入非遗文化节目创作中,依托典型的党史故事和地方红色资源,写好剧本,讲好故事,演好剧目。

“江淮大地秋风爽,凤台农民耕种忙。故事发生在七七年,听我慢慢说其详……”在凤台县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广场,省级非遗淮河大鼓传承人彭晚学、大鼓书艺人岳仁宣大鼓一敲一开口,立即赢得围观的群众满堂彩。

“《书记认错》主要讲述了我们的老县委书记郭新吉听民声、解民愿,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民办实事的一段佳话。我们希望通过身边的典型,教育和感化广大党员干部。”凤台县文联主席王安超说。

在2个多月时间里,花鼓灯舞蹈《鼓舞春风》《黄河》《晨光》、淮河大鼓《书记认错》和推剧小戏《永恒之光》等一批红色非遗剧目火热出炉,搬上舞台,搬到社区广场、街头和村头,进行巡演和展演。在做好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凤台县坚持让非遗文化走入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在非遗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该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好非遗文化影响,通过汇报演出、巡演、送文化下乡、广场演出和进校园等形式,弘扬革命传统,传播优秀文化。凤台县推剧团演员王克影告诉记者,在“送戏进万村”活动期间,平均每天要跑2个村演出2场,虽然辛苦,但老百姓喜欢就值得。

据统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凤台县组织送红色非遗文化下乡演出达160余场次。记者 柏松 本报通讯员 徐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