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六届

“云上文博会”驱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2020-11-24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评论员    

11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式上线。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本届文博会首次采用“云上”办展方式,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3243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参展企业较上届同比增长40.3%,法国、日本、巴西、土耳其等3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企业参展。据主办方统计,展会上线2小时访问量达48万人次,充分彰显了文博会的影响力与蓬勃生机。

本届文博会被搬到“云上”,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更是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的创新之举,打破展会时间限制与空间壁垒,让更多人享受到24小时足不出户轻松逛展的便利——“云上文博会”由云开幕、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五朵云”共同搭建而成,VR展馆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AR购物使产品种类数据一览无遗,AI技术打造国内大型展会中首个虚拟人智能客服“小春妮”与观众互动,“文博会+”小程序支持用户一键下单,“腾讯翻译君”提供中英文同声传译服务……科技创新使云端办展成为可能,深刻改变着文化传播途径与人们的生活方式。

科技是手段,文化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在“两个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文博会自诞生之初,便着力于展示文化事业发展成果、推动文化产业建设、促进文化交流合作。本届文博会上,观众可以在广东馆改革振兴展厅观看文化创新创造的广东实践,在非遗展厅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科技展厅体验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带来的视听盛宴。让“老物件”焕发新活力,让新事物更快地进入公众视野,文博会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凝聚文化创新共识、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大有可为。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期间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全面部署,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本届文博会吸引40余家央企、100多家上市企业、38家近3年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龙头企业参展,同时降低参展门槛,帮助中小企业抓住对接技术赋能的机遇,鼓励更多创新创业主体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文化产业,要用好文博会等平台,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变革,探索“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文化发展新路径,引导文化企业在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中做大做强,不断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博会的大门面向世界敞开,始终为文化“引进来”“走出去”搭建桥梁,服务全方位对外开放。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内自由贸易程度。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发展遇挫,文化产业受到显著冲击。文博会整体搬到云端,便于其他国家地区企业机构参与,在文化交流中增进理解、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同时也拓宽了优秀本土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广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优势明显。近年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本届文博会上,广东馆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2个云展厅,突出“潮、融、创”三大特点,使观众领略人文湾区的独特魅力。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重要位置,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化共建,塑造与广东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形象,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