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工艺美术类

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看文博会如何让国粹焕发生机

2020-11-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11月18日上午,记者摄于保税区非遗文化产业公司非遗生活展示厅。该展厅结合非遗设计与现代技术,将一比一大小的虚拟展厅在今年的“云上”文博会上完美呈现。 深圳特区报记者 蔡达菁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曾逸敏

本届文博会线上打造了12个展馆,实现5天24小时不间断展示。这次,记者云上“漫游”11号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这里,青绣、烙画、彩绣等中国传统工艺在全国各地非遗中心、非遗项目发展企业及机构参展的保护和转化利用下,呈现出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只红棕色的牛皮包,其上以祥云轮廓为装裱,中间绣以“龙凤呈祥”的浮雕图案,并以宝石为点缀,造型华贵精致。这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品之一——彩绣辉煌女士手提包。据了解,这只牛皮包采用的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潮绣加花丝镶嵌的制作技艺。在同一系列展品中,记者还看到运用非遗技艺——水族马尾绣绣成的女士手提包、苗绣制成的手拿包以及采用宋锦工艺制成的抱枕。

该系列展品由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参展。“非遗生活”品牌创始人魏素莹素来喜爱中国文化。在了解过程中,她逐渐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创造力有限的局面。在此契机下,魏素莹投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转化利用行业。

2016年,“非遗生活”首次参展文博会,斩获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银奖以及优秀展示奖等奖项,为非遗文化带来更多的好评和机会。魏素莹认为,每年文博会导入的国际资源非常多,“去年就有十几个国家的艺术和时尚团体到此进行参观。”魏素莹希望,未来不仅能带动非遗和文化产业的创新,更能形成全面的产品创新设计模式,为时尚界带来“中国时尚”。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展区,各地区国家级非遗项目尽在眼前。记者进入VR展厅,沉浸式地体验了一番青海民间传统刺绣——青绣。青绣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民族特色浓郁,制作技艺精湛,是土族盘绣、藏绣、皮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河湟刺绣等青海刺绣的总称。

据了解,此番已是青海省第13年参加文博会。其中,自2010年以来,青海省累计组织330余家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涉及范围从青绣到现代创意,从特色文化到旅游服务,在文博会上全方位展示了独具特色的青海文化旅游资源,向更多人推介了青海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