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三届

非遗工艺与文博会“一见钟情”

2020-11-12    来源:深圳商报    

——来自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江永女书、抛沙画、潮绣、大理扎染、凤翔木版年画……来自全国各地的“巧、精、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产品与“高大上”的深圳文博会“一见钟情”。

传统工艺同样需要不断创新

“今年我是第十年参加文博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洛阳唐三彩研究院院长的高水旺犹记得,上小学时还见过村里老艺人烧制过唐三彩,当时就颇感兴趣。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他在家里建了一个窑炉开始烧制唐三彩,“我们的村办副业就是烧制唐三彩。”然而,当亲眼目睹了洛阳博物馆里的唐三彩后,高水旺不禁感到“震惊”。于是,高水旺就按照博物馆里的唐三彩雕塑造型,加上以前在田间地头犁地时翻出的唐三彩残片作为标本,细加琢磨研究烧制。“造型按照在博物馆拍下的图片做,釉色、开片则按照地里捡到的残片效果做。”

从1980年到1987年,一共用了七年时间,高水旺不知试验了多少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试验成功,做出来的唐三彩和出土文物几乎一模一样。“所谓成功,其实是一种核心技艺,即釉料和胎质的精准配方。”

高水旺表示,现在唐三彩的烧制工艺跟传统工艺不一样。比如,虽然釉料和古代的有很大变化,但出来的釉色还是非常显眼亮丽,不容易烧坏,因为胎质厚薄均匀,而传统的胎质则厚薄不太均匀。

传承要打破“传内不传外”

传统手工艺通常为“独门秘方”,讲究“传内不传外”,即使亲如弟子者也鲜少能够得到真传。如果非遗手工艺品要走向“文化产品”的现代大道,如何解决“传承”这一尴尬的历史难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彩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卢群山可谓是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卢群山生于彩陶技术世家。父亲正是“刀马人”戏剧人物、三彩刻画坛创始人卢山义。卢群山5岁跟随父亲学艺,1963年开始跟随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学习工艺美术理论和彩陶艺术创研,制陶工艺水平大大提高,日趋成熟。1983年再次与韩美林共同创作、烧制彩陶作品。凭着自身娴熟的技艺水平,加上专家的指导,卢群山多次解决制陶技术难题,生产出了一批批敦煌系列佛像艺术精品,远销日本、中国台湾等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发展界首彩陶事业,把彩陶技艺发扬光大、代代相传,卢群山四处筹措资金,建造立窑,成立了卢氏刻花彩陶有限公司和卢山义“刀马人”釉下刻画工作室及卢氏刻花彩陶传习所,带徒授艺,免费培训吸纳社会青年和广大彩陶的爱好者。

“以前家里的彩陶烧制技术是不外传的,但到我这里就外传了。现在我已经传了十几人家。”思想开放的卢群山告诉记者,“虽然这门技艺是卢家所创,但其文化内涵就是民间手工艺,我想这是民族的、国家的,就应该发扬光大,并不只是我们卢家的。如果发展几万人在做,那么产业就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