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三届

8号馆看那些工匠一代代传承手艺

2020-11-12    来源:深圳晚报    

现场技艺表演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

▲草编的各种动物栩栩如生。深圳晚报记者陆颖摄▲湖南土家族织锦在文博会上大放光彩。

文博会第三天,8号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特别热闹,许多深圳人没见过的传统手工艺品在这里亮相。深晚记者跟随着热情群众们的步伐走访了非遗传承人展区,3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8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包含唐三彩、楚式漆器、潮绣、绛州剔犀等57个非遗项目,在这里通过现场技艺表演展示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顶花竹帽曾经能换70斤大米

“花竹帽编织很难学,如果隔几天不编就会忘记,图案更加难记。小时候每天下课都得回家琢磨,经常被竹篾划伤手指,还会被师傅责骂。”谭素娟灵巧的双手翻飞,一边编着手里的花竹帽,一边和记者打趣,只有半根火柴粗的竹篾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灵性一般。

“花竹帽对取材很讲究,必须是环江当地特产的金竹和黑竹。”谭素娟介绍,花竹帽从选篾、制篾、上模、结形、编织、填衬到定型、整合、勒边、护顶,到最后涂刷油料,编好一顶花竹帽需要几天甚至一周时间。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的青年男女定情时,当地人叫做“顶卡花”的花竹帽就是他们的爱情信物。以前这门手艺仅靠老工匠的口传心授,到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濒临失传。不过,谭素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毛南族的文化了,说不定还能回到好几十年前一个‘顶卡花’换70斤大米的时候呢。”

一起把老祖宗

传下来的手艺保存好

“我从小就喜欢木版年画,喜欢它厚重的色彩和古朴的线条。后来四处收购搜寻,近20年里共收集了各个时期的老木版400多块,老年画300多张。”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先生吴百锁给记者展示着自己的珍品。“你看,这木版都是我自己一点点刻上去的,刷点水拿张纸一印,‘莲年有余’便跃然纸上。”吴百锁在为参观者讲解绛州木版年画的故事时总是充满热情。

怀着对木版年画的痴迷,吴百锁干脆自己开了间木版年画社,搜集保护老版和老画稿,走访版画老艺人,让那些原本散落在乡间地头成为井盖灶板的木版重新焕发生机。“一块木版在彻底磨损前,可以印一万份年画”,吴百锁耐心地向记者解释,“利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颜料也可以让年画保存百年不褪色。”

山西省绛州木版年画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从选料到雕刻再到上色都非常讲究。由于难度偏大,现在已经很少有专职雕刻、印制年画的匠人。吴百锁的心血,目前也有了十几位传承人,希望一起把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保存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非遗项目得到更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平台”亮相本届文博会。平台用彻底的创新、国际的视野对非遗进行活态传承,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