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三届

文牵一带博汇丝路

2020-11-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历届深圳文博会回顾与展望

为充分展示“十二五”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的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将于2017年5月11日至15日在深圳举行。十二载一轮回,深圳文博会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万众瞩目;轮回后的启航,深圳文博会勾勒文化产业的蓝图,续写辉煌。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将以迎接党的十九大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按照“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创造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提升文博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着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为文化部主管的权威性文化综合类报纸,《中国文化报》一直坚持以权威视野、敏锐目光、鲜活笔触将深圳文博会创新经验推向全世界,自觉担当起深圳文博会的见证者、记录者、思考者和参与者。值此深圳文博会开幕之际,我报对深圳文博会发展历程及本届情况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专业化

从首届开始,坚持举办高端系列论坛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2014年首次设置专业观众日和普通观众日,体现了文博会的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专业观众突破100万,专业参展人数占比接近20%。

文化产业核心层参展率持续攀升,第十届达到96%。其中,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参展比例达到68%,专业馆的展商结构不断优化。

国际化

从第一届到十二届文博会的文化产品出口总交易额达1282.447亿元人民币,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招商,积累了丰富的海内外采购商资源。

第四届深圳文博会首次举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高峰论坛,汇集国内外重量级嘉宾,探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2015年——2017年深圳文博会海外展区比例连续三年占到20%以上,海外采购商结构也更加优化。

2017年,首设一带一路·国际馆,全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同时,重点通过与以色列、埃及、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国际商协会的合作,邀请了50名知名企业代表参加相关配套活动,发出“国际声音”。

市场化

2005年,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成立,强化市场化组展功能,淡化行政色彩。

2010年首次举办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2013年推出书画艺术作品交易平台“2013艺术深圳”,文博会“1+N”办展模式逐步推开。

2015年与国家级行业协会、知名中介代理机构合作办展招商,采取设置采购洽谈区、建立专业拍卖平台等措施,优化交易环境,提升交易实效。

2017年,首设文化消费主题馆(2号馆文化消费·时尚文化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创造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另外,本届文博会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万名海外展商前来参会、参展和采购,预计本届文博会包括国内专业观众在内的可实现10万人左右应邀参会采购,将大力增强展会交易实效,进一步激发文化消费活力。

规范化

2006年11月,深圳文博会正式被批准成为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展会。

2007年,深圳文博会运用展会客户数据库软件,对企业信息、展商资料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分类整理。

2015年,按照国际展会标准完善展务服务体系。建立了观众组织、导示系统、商旅服务、“展虫”打击、噪音管理等环节的工作方案。

2016年开始,深圳文博会提出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新路。2017年,文博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布展安排、嘉宾接待、参观服务、采购洽谈、跟踪配套、展虫清理、噪音控制、票证管理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提供细致一流的服务。

精品化

展品精品化。从第七届起更加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意的文化展品,首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201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新设丝绸之路专馆及创客空间展区。

招商精品化。更加看重海内外代理招商的质量,参展龙头机构、核心层企业及品牌企业参展比例不断提升。2017年,央企和“国字号”企业的参展数量达历史新高,组织了中国优秀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文化企业30强、文化产品出口重点企业等龙头文化企业、产品项目参展,华侨城、中孚泰、深圳博林文创等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都将悉数亮相本届深圳文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