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国际交流

文博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搭起桥梁

2020-11-11    来源:深圳商报    

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在13年的创新发展实践中,摸索出“1+N”展会模式,成功搭建一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前十二届文博会,文化产品出口总交易额累计达1380.802亿元人民币,也让深圳成为文化产品出口的前沿城市。近年更是“开枝散叶”陆续扩展了文博会澳门精品展、中埃文博会、艺术深圳、冬季文博会等子品牌并成功输出,使得“文博会永不落幕”这句话成为现实。

国际范:

既是加速器又是大平台

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加速器,又是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平台。来看一组数据:第二届文博会海外采购商只有3000人,第七届为1.2万人,第九届为1.6万人,而今年第十三届文博会前来参展的海外客商,则达到创纪录的约2万人,海外展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0%,而且今年参加文博会的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家海外机构,大部分是带着合同来的。

“经过多年发展,文博会已成为深圳文化的一张名片、中国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博会总指挥部总指挥李小甘表示,文博会担负着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使命,文博会在经济新常态中要有新发展,就要在提升质量和丰富内涵上下功夫,在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上下功夫,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新气象。

这个“文化圆梦”的大平台,让江西“贺氏剪纸”传承人贺虹接到数十万美元的国外订单,让河南开封市捧回近6000万元的投资,用于保护性开发北宋著名皇家园林万岁山,让遵义杂技团不但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签下5份订单,更是招商引资近6亿元;让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闽南特色纸质画、青海唐卡、寿山石雕走出“深闺”,为世界所熟悉。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主席雷诺·哈迈德表示:深圳文博会水准完全可以和一些欧洲知名展会相媲美。

深圳文博会如何实现这样的飞跃?“主办单位牵线搭桥,按照国际片区开展招商,建立海外客商数据库后进行点对点招商,与多个海外代理、中介、经纪人公司合作——这是文博会海外招商的‘四样法宝’”,深圳文博会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公司总经理叶建强说。从2005年第二届开始,文博会便开展海外招展代理,先后与26家海外优秀代理机构签订代理招商协议,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招商。12年来,文博会已积累8万余名海外采购商资源。

市场化:

深圳文化出口占全国1/6

13年来,依托文博会这一平台和强大的产业力量,深圳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已成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

借力文博会,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原创动画片输出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及影片打入美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型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也从文博会走向伊朗和非洲。

总部设于北京的洛可可设计公司2009年首次参加深圳文博会,就与深圳一家企业签下全年的大额合作,这也催生出他们落户深圳的新构想。第二年,洛可可便已作为一家本土企业参展,在田面设计之都分会场的开幕仪式上,正式挂牌成立洛可可设计(深圳)有限公司。该公司市场部经理闵大炜说,近几年他们每年在文博会上的成交量,都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增长。

洛可可的小故事,折射出深圳对于文化产业企业的吸引力。在这里,一批产业发展前景好、市场化程度高、创意与创新融会贯通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实现了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引领着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发展风向。“只有国家级、国际性的盛会,才能促成这样的交易盛况。”深圳天外飞公司总经理陈浩勇说,该公司曾在文博会上成功与美国、德国两家代理商,签下2亿多美元的采购大单。

直通车:

“一带一路”尽展风情

从去年开始,文博会首次设立“一带一路”馆,展览面积7500平方米,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6家海外机构参展。去年前来参加文博会的埃及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伊卜拉欣说,“我觉得‘亲诚惠容,互利共赢’这句话,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好诠释。”

而今年,“一带一路·国际馆”招商涵盖全球五大洲,有3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以色列、南非、美国加州帝国郡都将首次以政府组团形式参展。期间,数十项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论坛、洽谈、签约等配套活动将举行,如2017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中以数字创意产业论坛)。各分会场也依托自身产业优势,策划了数十项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文化贸易和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2016年,“直通车”先后驶入新疆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分别举办“第四届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和首届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52个文化项目达成协议,签约金额达8亿元以及总投资额4.1亿元。

“1+N”:

让文博会永不落幕

从2010年开始,深圳文博会开始推出“1+N”的办展模式。“1”即文博会,“N”有双重含义,一是从文博会平台,延伸出“N”个专业类展会,如每年12月的工艺美术精品展、9月的“艺术深圳”博览会以及文博会在国内外多个城市举办的文化产品精品展,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借文博会“天时”,充分发挥深圳市场“地利”,在全市优选68个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文博会分会场,全年展示文博会平台的产品和项目。

去年文博会品牌还走出国门,首次举办中埃文博会。展会期间,不仅中埃双方共同表示将持续开展文化产业领域的双边文化交流,而且埃及展团还就参展2017年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等事宜,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借助“1+N”的办展模式,深圳文博会铸就了一块金字招牌,利用这一国际知名展会进行品牌输出,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博会纳入市场化轨道运作,使其成为魅力四射、“永不落幕”的文化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