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三届

文博会:从“文化产业化”到“产业文化化”

2020-11-11    来源:南方都市报     

5月11日上午10点半,为期5天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式开幕。本届文博会总展位面积10.5万平方米,吸引了2302个单位参展,全国31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主展馆设文化产业综合馆和8个专业馆,其中包括从“一带一路馆”升级而来的“一带一路国际馆”。据悉本届文博会的国际范较此前更足,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117家海外机构参展。与此同时,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万名海外展商也前来参展、参会、采购。

本届文博会没有绚丽的开幕式,但参展的内容、参与的人群却是优中选优。当然,文化很难直接比较优劣,但文化不传承、不创新就肯定缺乏生命力。位于5号展馆的“钟鸣鼎食———?曾侯乙编钟暨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移动博物馆”,展出了20多件精美的青铜器复制品。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的编钟数字化场景演奏,将古代艺术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利用科技再现2000多年前编钟的演奏场景,这是科技的魅力,也是文化的魅力。

9号馆内,雕漆大鼎《锦绣中华》格外引人注目。据悉,该雕漆大鼎1.55米高、1.1米宽、0.9米厚,重达300多斤,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殷秀云团队历时3年创作而成。雕漆目前还依赖纯手工技艺,科技力量尚未进入。一方面,表明这项传统手工艺在用料、工艺层面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表明雕漆本身还没有产生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对于类似雕漆这样非常宝贵的传统手工艺来说,文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长远来看,这是迈向产业化、打通上下游环节的重要一步。

作为文化部等国家部委主办的官方博览会,各省的宣传机构纷纷派出报道力量进行报道。这些报道很容易聚焦在招商和签约资金的总额上,这些数字不能说不重要,但需要防止的一个认知误区是“文化可以无限产业化”。这里有一个标准,即文化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应该是文化发展和产业发展匹配进行,即文化得到发展,产业得到壮大。事实上,文化产业化的另一面是“产业文化化”。文化是一种符号,是一种叙事,能赋予商品非凡的意义。法国的红酒、意大利的奢侈品、印度宝莱坞的电影以及美国的苹果手机,它们之所以叫好又叫座,恰恰因为提供了有文化意涵的产品或服务。在人们购买其商品或服务时,实用性往往退居一隅,文化身份、社会认同成了最重要考量因素。

在现代世界,任何一个知名的商品品牌,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再举一例,诞生于西雅图的星巴克咖啡,强调的是员工在制作咖啡时的“将心注入”。可以说,星巴克因为有了这一核心文化认同,才能被资本市场看好,才能走向现在的成功。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我们缺的不是某一种文化,而是缺有文化的产品和服务。现在的情况是,文化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常常被扭曲,而中国制造的低端状况,恰恰又是因为商品本身缺乏文化。

文博会的首要意义在于展示各种文化,因此涉及的种类、领域可谓包罗万象。这也从侧面印证,任何事物、任何产业、任何商品都没办法脱离“文化”。按照专业机构的预测,中国文化消费市场的规模应该在10万亿级别,但目前仅仅只有2万亿。在很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都能构成国家经济的支柱。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为3.82%,即使是文化大省广东,这一数字也只有5.01%,距离美国的11%还有相当距离。

广东是改革的前沿阵地,深圳则是科技创意发展的先锋,如何将创新从产品层面引向发展机制层面,这是文博会所承载的最大使命。甚至,更直白地说,当中国的文化产业能够建立起更加规范、成熟的交易机制,那恰恰是文博会的功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