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四届

[第十四届]探寻文博会之“最”

2020-11-10    来源:晶报    


昨日,“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正式开馆迎客。本届文博会将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集中展示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文博会第一天,晶报记者带你们去看看主会场内的精品!

●最浪漫

花竹帽曾是毛南族青年定情信物

传承人谭素娟在编织花竹帽。

转动帽架,手指灵活地在削得薄如纸、细如线的柔软篾丝中来回编织,来自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谭素娟,在文博会的现场为参观者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这带着独特民族风格的花竹帽,曾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

今年50岁的谭素娟是土生土长的毛南族人,2001年,她师从毛南族老艺人谭顺美,学习花竹帽编织技艺,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谭素娟成为花竹帽编织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很久以前,毛南族的小伙家里不富裕,但是手都很巧,他们会编织一顶花竹帽,送给他们心爱的姑娘作为定情信物,毛南族的姑娘出嫁时,家人也会将花竹帽作为嫁妆。”谭素娟告诉晶报记者,花竹帽,在毛南语中称“顶卡花”,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是采用当地特产的金竹和墨竹编织而成。

为了这次的文博会,谭素娟专门编织了两件参评作品。其中一件作品上,不仅用红、绿、黑三色勾勒出装饰花纹,还编织出了“幸福花竹帽”五个字。“这一顶是我创新设计的作品,另外一顶就是比较传统的图案。”谭素娟说,因为花竹帽工艺复杂,耗时长,花竹帽编织技艺一度濒临失传,就算是自己这种熟练的手艺人,做出一件作品也要十天。每次编织一件作品前,她都会在自己的脑海中精心设计图案。

曾经,花竹帽是毛南族人日常喜爱佩戴的装饰品,既可以防雨遮阳,又能衬托出姑娘们美丽的容颜和婀娜的身姿,但如今,花竹帽已经成为了有些奢侈的收藏品。近些年来,谭素娟应邀参加过不少国际、国内的文化活动,作品也获过许多奖项,但她希望有更多人能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每年她都会担任花竹帽手工技艺培训班的老师,用实际行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艺。

●最闪亮

永不熄灭的灯塔成为海南文创元素

《南海微风竹扇》。

说到海南岛,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关键词可能就是“大海”“阳光”“椰树”,在今年文博会1号馆的海南展位,一些文创人却选择了用“灯塔”展示海岛的另一面。《南海微风竹扇》就是这样一个作品。

《南海微风竹扇》中的扇子线条勾勒了一排造型各异的灯塔,下部则是海浪纹镂空,一把扇子精致地雕刻出南海沿海风情。该作品的作者之一李冯添介绍,这扇上的灯塔都有原型,经过收集海南多座灯塔造型,提取艺术线条设计而成。“这是美济礁灯塔。”他指指扇沿上的一座灯塔,同时拿出另一件文创作品,一本印着灯塔照片的笔记本说道,“这就是美济礁灯塔的照片。”扇上的灯塔虽然只是线条,却一眼就能看出与实物图十分吻合。李冯添称,在设计中,他们会尽可能挖掘更多当地的特色元素,并将它们融合体现,在这把扇子中,除了灯塔、海浪的元素,其实还有鱼的元素,而在这个笔记本上,还挂着一个轮船造型的书签。

●最民俗

58幅唐卡艺术作品再现文博

工艺师正在创作唐卡作品。

在会展中心6号馆艺术品馆嘉长源集团展位上,58幅唐卡作品引发诸多市民驻足围观。这其中,国家民族画院唐卡研究院深圳分院34件,桑杰本大师作品10件,老唐卡14件。

说起唐卡,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制作唐卡的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桑杰本大师,从8岁开始学习绘制唐卡艺术,至今已有40余年。创作时,他严格遵循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祈福、加持、开光等工艺流程与文化仪轨。其画作完整保留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独特风格,契合了现代人的艺术审美习惯。“一幅画,可能要花上5年时间才能画就。”嘉长源相关负责人介绍。

●最悦耳

与国宝曾侯乙编钟亲密接触

参观市民用曾侯乙编钟演奏《凉凉》。

一首悦耳的《茉莉花》,从带着古老气息的编钟上徐徐传来。会展中心1号馆内的湖北馆展位上,一套按比例缩放复制的曾侯乙编钟吸引了观众的耳朵:在敲击者的轻轻敲打中,叮叮咚咚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流淌在空气中。

作为传承人的项章,介绍了这套编钟的情况:“今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也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特地从湖北随州过来参展。”据他介绍,编钟与此前登上央视《国家宝藏》的那套编钟相同,均为三分之二体积的曾侯乙编钟复制品,横跨八个音阶,可以演奏中外所有乐曲。“国与国是有边界的,但国与国的音乐是没有边界的。演奏《茉莉花》,中国人听得懂,演奏《雪绒花》,日本人听得懂,演奏《欢乐颂》,欧洲人也听得懂。”

在现场,有工作人员时不时敲击《茉莉花》在内的为人熟知的乐曲,也允许参观者手持乐锤进行演奏。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略懂乐理的市民,稍加练习,就能演奏出时下流行歌曲《凉凉》。令项章和其父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项绍清十分欣喜的是,远道而来的编钟,受到了深圳市民的喜爱。“我们从湖北随州过来,1200公里,整套编钟1.5吨重,也是第一次参展,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感谢文博会这个平台。”项章表示,仅文博会开幕第一天,他们就接待了十几拨有订购意向的参观者,其中不乏孔子学院的代表,相信深圳的文化氛围和文博会的号召力能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

●最多彩

货币文化借文博平台扬帆起航

中钞光华印制有限公司作为印钞行业唯一的参展单位,以高端大气的防伪印制技术和波澜壮阔的货币文化历史再次亮相文博会,展出一批精美而又珍贵的钱币及货币文化创业产品,彰显了中国印钞造币行业的神圣使命和文化自信。

中钞光华公司展厅位于会展中心1号馆,设计风格和创意来源于货币元素和印刷过程,采用了半封闭式的展览模式,更加增添了一抹印钞行业的神秘色彩。顺着纸片状的墙板缓缓走过历史回顾展览区,从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开始,深圳特区正式成立、女排首夺世界冠军、邓小平南巡、香港和澳门回归、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一幕幕画面映过眼帘,勾勒出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其中还穿插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国际形势、娱乐新闻和焦点事件,展出了一批与时代相呼应的珍贵货币及货币文创产品。

在技术互动展览区,中钞光华公司运用无色荧光技术为大家呈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场景,突出了高清晰、立体化的尖端防伪印制技术,令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同时,现场还提供了荧光笔、荧光笔记本、金属书签等物品,供游客体验与互动。

●最灵活

看杖头木偶能文能武

张大华抬高胳膊,微仰起头,把一个身着古代戏服、重达10斤的杖头木偶举过头顶。隐藏在戏服下的大手,捻着两根纤细的铁签。它们连着木偶的双手,自如游走在张大华来回伸曲的5个手指之间。

“三、二、一,走!”弓起左腿,迈出大步,张大华摆弄着手中的木偶穿过南通展馆的大门,走进文博会观众的视野。舞蹈、说戏、喷火、变脸……这个与真人身高比例相当的木偶,犹如一名真正的戏曲演员,在洪亮的背景音乐声中,娴熟地绕场施展浑身技能,吸引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观得好不热闹。

56岁的张大华第一次代表如皋市的木偶团在深圳文博会表演杖头木偶,和他一起来演出的还有55岁的妻子曹晓燕。“第一次来深圳,感觉蛮好。”表演过后的张大华擦擦额头的汗,笑盈盈地说。

如皋杖头木偶是一门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相传如皋杖头木偶来自皇宫,清朝中期一名从皇宫出逃的黄姓木偶艺人,改姓为邝,隐居如皋,传授宫中杖头木偶的制作和操纵技艺。自此,杖头木偶便在如皋流传开来。

自十七八岁进团练习,张大华表演杖头木偶已近40年。在张大华看来,表演杖头木偶既是体力活,“杖头木偶有三大基本功——举、捻、走,仅是静举就要练到能支撑一个小时”;它也是一项脑力活,“如果要演一台戏,就得把整台戏都给记下来”。

除了日常的练习和演出,如今经验丰富的张大华也带起了徒弟,还经常到学校里做公益讲座,因为张大华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是一两个人的传承,而是要大家都懂,最好能传到国外去,这个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