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艺术产业>艺术人物>

艺术人物

王进玉

2020-11-09    来源:    编辑:赵辉

王进玉

image.png

一、个人简介:

王进玉,安徽宿州人,现居北京,知名青年学者、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书法家。《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新京报》《湖南日报》《福建日报》《江西日报》《西藏日报》《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华英才》《艺术中国》杂志,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新浪网、中国青年网、中国作家网等众多主流媒体对其文其艺给予了相关报道,被权威媒体及圈内人士评为"最具艺术典范的青年艺术家代表"、"最具新锐思想的青年评论家代表"。现为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新水墨画院研究部主任、《美术报》《中国美术报》、新浪网等知名媒体专栏评论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副院长等。

迄今已在《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评论文章三百余篇,评论、诗词、散文、杂文等共计百余万字。出版有评论集《发现》《让评论家说话》、诗文集《爱在继续》《母亲花》、书法集《王进玉自作诗词书法》等多部。众多评论文章被人民网、 新华网以及专业新媒体等纷纷转载,诸多评论及观点引发业内强烈反响和讨论。

image.png

二、相关著作及活动等(部分):

2008年出版诗文集《爱在继续》。2009年出版诗歌集《母亲花》。2011年顶点艺术开设评论专栏。2012年出版评论集《发现》。2012年—2015年期间分别在《中国商报》《传奇人物》《艺术公社》等多家刊物开设短期评论专栏。2015年新浪网开设评论专栏。2016年《中国美术报》特约评论家。2017年《美术报》开设评论专栏、号外艺术开设评论专栏。2017年6月做为美术类唯一代表受邀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2017年9月加入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并参加中国评协第六期专题研讨班。2017年10月受邀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召开的“文艺评论家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座谈研讨会”,并作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评论工作者首先要自信”的主题发言。2017年11月做为北京市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受邀参加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北京市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培训班”。2018年出版评论集《让评论家说话》。2018年天津文联《艺术家》杂志开设评论专栏。2018年6月受邀参加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及北京文联研究部主办的“新时代北京美术创作的当下生态与发展走向”专题研讨会。2018年10月受邀参加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主办的“全国民族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2018年11月受邀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观展。2018年12月受邀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年会”。2019年3月、12月两度受邀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专题访谈。2019年12月受邀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年会”。2019年被评为中国文艺评论年度达人、《新京报》特约评论家。2020年3月受邀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专题访谈。2020年8月受邀参加北京文联主办的“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等。

此外还曾受邀出席中国当代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等系列活动,并应邀为全球人类环境对话展、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水韵青花扇面精品展等众多展览作序(前言)。相关诗文曾荣获第七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第九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赛一等奖、2011“东方美”全国诗联书画大赛二等奖、2010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三等奖等。

在书法方面,作品曾参加“中国硬笔书法名家作品高校巡回展”“湖南省高校第七届师生书法联展”“长沙·海峡两岸书画展”“纪念兰亭雅集1658周年书法作品展”等,《艺术家》杂志、中国网、中华网等诸多媒体曾做专题推介。2011年曾举办“王进玉自作诗词书法展”,并出版《王进玉词诗书法展作品集》一书,赢得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日报》《人民美术报》《艺术中国》杂志、中国书法网、红网等媒体对展览给予了报道。

image.png

三、相关评论文章(部分):

《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8年7月23日;《西藏日报》转载,2018年7月31日;

《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福建日报》转载,2018年9月4日;

《墨守成规是对传统的误读》,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8年10月12日;《西藏日报》转载,2018年10月23日;

《要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力度》,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8年8月27日;

《中国彩墨画并非舶来品》,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20年6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中小学是否有必要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2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几个现实问题》,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7月22日;光明网转载;

《评论家该不该“蹭热点”?——谈评论的时效性》,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20年8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发;

《书画评论需以实践为基础》,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文艺创作需“发乎情”“止于理”》,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5月10日;光明网转载;

《不应把“传统”和“当代”对立起来》,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2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评论工作者首先要自信》,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7年11月8日;

《“明星”“大腕”更应接受公众批评》,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8月11日;光明网转载,

《让作品说话》,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6月9日;人民网转载;

《别以艺术之名破坏自然生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4月7日;光明网转载;

《学术不端为哪般》,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3月3日;

《艺术评判需置身特定语境》,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1月27日;人民网转载;

《也谈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8年7月8日;人民网转载;

《对待传统,既要继承也要创新》,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8年11月18日;

《只做好市场就够了吗》,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7年8月27日;

《没有感情哪有艺术》,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7年7月16日;

《艺术创作不能任意丑化现实》,发表于《中国美术报》,2017年11月27日;

《谁在拉低中国画原有的标准》,发表于《中国美术报》,2017年11月6日;

《书画家怎么就成了“暴发户”》,发表于《中国美术报》,2017年9月11日;

《艺术创作离不开情商的参与》,发表于《中国美术报》,2016年7月4日;

《“工匠精神”不等于“艺术家精神”》,发表于《中国美术报》,2016年6月27日;

《丑态“江湖”几时休》,发表于《中国美术报》,2016年5月30日;

《疲软的中国当代艺术》,发表于《中国美术报》,2016年1月25日;

《艺评家不要做有损形象的事》,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19年6月26日;

《莫拿抄袭当借鉴》,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18年7月27日;

《学术评判也要与时俱进》,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17年11月29日;

《谈李德福的青绿山水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15年第24期;

《毕加索名画被撕,不应该只关注“价值1.8亿元”》,发表于《新京报》,2020年01月08日;新华网转载;

《拍出天价的香蕉是艺术家和吐槽者的共同作品》,发表于《新京报》(整版),2019年12月12日;新华网转载;

《1.98亿港元常玉裸女作品极简线条包含文人画意韵》,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10月09日;

《艺术院校画裸体“有伤风化”?是批评者不懂美》,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09月19日;人民网转载;

《叶永青公开信避重就轻,各界都难以接受》,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03月19日;人民网转载;

《叶永青被指抄袭,一句道歉为何这么难》,发表于《新京报》(整版),2019年03月05日;人民网转载;

《怀念艺术家克里斯托:作品昙花一现却刹那永恒》,发表于《新京报》,2020年6月1日;新浪网转载;

《“云展览”良莠不齐,我们需要补上哪些短板?》,发表于《新京报》,2020年03月12日;新浪网转载;

《乌雷生命最后仍在创作,他的去世提醒艺术家不能回避问题》,发表于《新京报》,2020年03月03日;新浪网转载;

《祈年文潭:“疫”考之下,文艺批评何为》,发表于《光明日报》客户端,2020年02月28日;

《抗“疫”艺术创作不能一味拼数量,更需要精品佳作》,发表于《新京报》,2020年02月14日;

《面对疫情,书法家请多一些真诚少一点应付》,发表于《新京报》,2020年02月03日;

《一年了!“叶永青事件”的处理岂能一拖了之?》,发表于《新京报》,2020年03月30日;

《叶永青,你欠公众一个迟到的道歉》,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3月3 日;

《叶永青抄袭事件,市场不是职业道德的遮羞布》,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3月1 日;

《常玉裸女作品拍出1.98亿港元天价,究竟好在哪里?》,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10月8日;

《冷军作品拍天价不意外,但“画得像”的作品不能抬得过高》,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11月18日;

《拍出12万美元的天价香蕉被吃了,背后意义可没这么简单》,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12月11日;

《繁体字的文化承载不应被过度放大》,发表于《科技日报》,2020年03月20日;新华网转载;

《写意花鸟画的当下思考》,发表于《江西日报》,2017年12月8日;

《大师无技巧》,发表于《湖南日报》,2018年1月12日;

《伪艺术家比无知还可怕》,发表于《湖南日报》,2017年6月2日;

《艺术的成功关键靠自己》,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05月28日;

《艺术无标准更无权威》,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4月16日;

《别让书画展变成人脉展》,发表于《北京晚报》,2017年11月23日;

《谈书画圈的“晒合影”现象》,发表于《西安晚报》,2017年9月17日;

《给当下文艺评论“纠偏”》,发表于《太原日报》,2019年8月28日;

《文化修养匮乏 会严重影响艺术家创作》,发表于《新快报》,2019年1月20日;

《借鉴是艺术创作的方法,不是抄袭的借口》,发表于《新快报》,2018年8月5日;

《当水性墨性与笔性心性高度统一才能出好作品》,发表于《新快报》,2018年7月15日;

《用发展的眼光看传统》,发表于《新快报》,2018年1月28日;

《不应把“传统”和“当代”对立起来》,发表于《新快报》,2019年3月24日;

《为何“口号式评论”“标签式评论”屡见不鲜》,发表于《新快报》,2017年11月26日;

《有些画家欠缺文化修养,却乐道于末流的笔墨技法》,发表于《新快报》,2017年9月17日;

《书画家不是交际花, 不需要到处跑场子抛头露面》,发表于《新快报》,2017年4月9日;

《思想性是绘画的核心要素》,发表于《新快报》,2016年11月8日;

《写意不等于抽象》,发表于《团结报》,2017年7月22日;

《“伪民间”与“伪官方”》,发表于《团结报》,2017年7月8日;

《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发表于《团结报》,2017年7月1日;

《文艺创作需 “发乎情”“止于理”》,《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05月20日;

《书画创作,不要总拿传统作为唯一标尺》,《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4月30日;

《做一个有判断力的收藏家》,《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4月4日;

《不应把“传统”和“当代”对立起来》,《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3月19日;

《自然才是书画创作与展示的最好方式》,《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3月6日;

《收藏非小事投资需理性》,《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2月26日;

《评画先看题款》,《石狮日报》转载,2018年11月14日;

《艺术家作品定位要清晰》,《石狮日报》转载,2018年9月15日;

《面对天价拍品,是狂欢还是冷静》,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10月24日;今日中国周刊转载;

《每一份探索创新都值得尊重》,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07月25日;中国文艺评论网转发;

《艺术审美是一种专业的能力和素养》,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9月5日;光明网转载;

《从美术视角谈民族文艺评论体系的建构》,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5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有关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4月11日;人民政协网转载;

《创作、评论要有专业技艺和认知做支撑》,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0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名画被撕,除了热议价格更应关注艺术》,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1月11日;新浪网 转载;

《需要重新洗牌的中国当代艺术》,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7月20日;人民网转载;

《重要的不只是成为网红》,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4月27日;人民政协网转载;

《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究竟多重要》,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做一个有判断力的收藏家》,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3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收藏非小事 投资需理性》,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2月23日;人民政协网转载;

《艺术创作还需自然而然》,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2月2日;人民网转载;

《艺术创作拼什么》,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1月5日;人民网、转载;

《艺术的边界和突围》,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11月17日;光明网转载;

《文艺圈的空头理论家现象》,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10月20日;新浪网转载;

《应整体地理解传统》,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9月29日;

《作品定位要清晰》,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9月1日;人民网转载;

《也说艺术的底线问题》,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7月21日;

《水墨不只是一种材料》,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7月7日;人民网转载;

《像儿童一样绘画》,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6月23日;人民网转载;

《主题性美术创作还需拓展》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5月12日;人民网转载;

《有出息的画家》,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秦始皇帝的“守卫”展没有做好“守护”》,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3月3日;人民网转载;

《策展人的角色担当》,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1月27日;人民网转载;

《树立弘扬真善美的创作观》,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1月13日;人民网转载;

《用发展的眼光看传统》,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12月16日;

《“画什么”比“怎么画”更重要》,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12月9日;

《传统书画是否过于守旧》,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11月18日;人民网转载;

《勿做评论界的混子》,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11月4日;人民政协网转载;

《写意花鸟画的当下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9月2日;新浪网转载;

《艺术如何介入生活》,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8月12日;人民网转载;

《谈书画圈的“晒合影”现象》,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7月29日;人民网转载;

《网络文艺的中国形象》,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7月1日;中国网转载;

《谈张津诚先生的彩墨画》,发表于《美术报》,2014年8月16日;

《有关实验水墨》,发表于《书法报》,2020年8月4日;

《新艺术需要不断被刺激》,发表于《书法报》,2020年5月26日;

《疫情下文艺批评的批评》,发表于《书法报》,2020年5月12日;

《审美是一种需要培育的能力》,发表于《书法报》,2019年12月10日;

《在传统道路上不妨再大胆一些》,发表于《书法报》,2019年8月20日;

《变了味的国展》,发表于《书法报》,2019年7月16日;

《操之过急不是好事》,发表于《书法报》,2019年5月21日;

《“文保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发表于《书法报》,2019年4月23日;

《职称评定要一分为二地看》,发表于《书法报》,2018年7月10日;

《慎重选择艺术这条路》,发表于《书法报》,2018年6月12日;

《艺术教育不是儿戏》,发表于《书法报》,2018年5月8日;

《诋毁评论是无知的表现》,发表于《书法报》,2018年5月2日;

《书画家不是交际花,不需要到处抛头露面》,发表于《书法报》,2017年10月11日;

《频繁展览误了谁》,发表于《书法报》,2016年5月30日;

《变了味的书法用笔》,发表于《书法报》,2016年5月16日;

《书画的真传统是什么》,发表于《书法报》,2016年5月9日;

《什么是当下书法最欠缺的》,发表于《书法报》,2016年5月2日;

《创新是国漫发展的源动力》,发表于《大河美术》,2019年8月15日;

《由“沃展叫停”事件谈起》,发表于《大河美术》,2018年5月15日;

《这才是真正的丑书》,发表于《大河美术》,2018年5月15日;

《文本写作不能故弄玄虚》,发表于《大河美术》,2018年4月15日;

《书画家轻文重墨是时下的悲哀》,发表于《大河美术》,2016年4月30日;

《不应把“传统”和“当代”对立起来》,《城市金融报》,2019年3月14日;

《艺术家作品定位要清晰》,《城市金融报》,2018年9月6日;

《网络书画评论不甚乐观》,《城市金融报》,2018年1月11日;

《做一个有判断力的收藏家》,《江苏工人报》,2019年06月07日;

《也说艺术的底线问题》,发表于《收藏快报》,2018年08月08日;

《德艺双馨优秀艺术家不可拆分的属性》,发表于《收藏快报》,2016年01月13日;

《从李德福先生写生作品谈起》,发表于《艺术家》杂志,2020年04期;

《文化唤醒与艺术自觉——谈胡永凯先生的人物画》,发表于《艺术家》杂志,2020年04期;

《应目会心 不拘一格——感悟许振水韵青花山水画》,发表于《艺术家》杂志,2019年12期;

《大风起兮艺名扬——谈程风子先生的书、画、印》,发表于《艺术家》杂志,2019年05期;

《谁扭曲了画家的脊梁》,发表于《艺术家》杂志,2019年02期;

《以水为魂 以色为象——谈画家许振的水韵青花山水作品》,发表于《艺术家》杂志,2019年01期;

《诗意境界 风采妙然——谈李德福的青绿山水作品》,发表于《艺术家》杂志,2018年11期;

《笔墨开天地,诗书动京华》,发表于《中国民族博览》杂志,2019年第15期;

《艺术需要自然而然地创作》,发表于《名家名作》杂志,2018年第5期;

《艺术创作不能任意丑化现实》,发表于《荣宝斋》杂志,2018年02期;

《切勿以市场价格来简单判断艺术品的实际价值》,发表于《公关世界》杂志,2018年2月10日;

《在学术面前,市场就是个屁》,发表于《艺术品鉴》杂志,2020年第28期;

《传统也需要不断创造》,发表于《艺术品鉴》杂志,2018年第11期;

《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发表于《艺术品鉴》杂志,2018年第1期;

《静水流深大真为美——谈毛国典的书画印》,发表于《神州》杂志,2017年8期

《听不进批评才最狂妄》,发表于《收藏与投资》杂志,2016年第2期;

《写意不等于抽象》,发表于《收藏与投资》杂志,2016年第10期;

《批评家莫做软骨头》,发表于《杂文月刊》,2016年第5期;

《谈谈当代书法》,发表于《书法导报》,2016年第24期;

《谈画家王福元及其艺术》,发表于《羲之书画报》,2013年11月29日;

《谈刘迅甫先生的诗书画印》,发表于《海外文摘》,2013年第1期;

《大作不让明贤》,发表于《中华英才》,2013年第7期;

《谈沈鹏及其书法艺术》,发表于《艺术镜报》,2012年第68期;

《笔墨开天地,诗书动京华》,发表于《中国商报》,2012年10月26日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