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演艺>项目展示>

项目展示

【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话剧《哥本哈根》

2020-09-01    来源:大麦网    编辑:刘颖

【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话剧《哥本哈根》

时间:2020.09.12-09.20

场馆:北京市|国家话剧院-剧场

场次时间均为演出当地时间

场次

2020-09-12周六19:30

票档 50元  100元  280元  380元

剧情简介:

天堂,或许是地狱。

三个灵魂今天聚在了这里……

他们谈,谈1941年的战争,哥本哈根9月的那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他们谈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还谈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他们谈战争时期个人为自己祖国竭尽全力的权利,炸弹扔下后城市里狼籍扭曲的尸体……

他们谈这谈那,最想说清的却是两个影响了世界物理学进程的诺贝尔获奖者沃纳·海森堡和尼尔斯·波尔在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见——谜一样的会见。

他们不断地叙述着会见的“真实”,结果却依旧不定……

导演的话:

“哥本哈根”是个谜。至今人们也无法确切认定海森堡与波尔1941年那次会见的真实意义,当然更无法认定当事人的动机、启图和潜意识。对于当年原子弹的研制和付诸实战、对于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潜在的核毁灭威胁、对于未来科学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影响,“哥本哈根”的误解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一个宿命?物理学对于普通人是抽象的科学,而对于物理学家却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当他们的个人生命体验与整个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能承载得了吗?

《哥本哈根》是个难题。三个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对话,试图弄清楚一些搅扰他们后半生甚至连灵魂都不得安宁的事情,于是这个戏便没有了正常逻辑的时空概念,尤其是时间在这里没有了线状连贯性,成了破碎、断续、颠倒、重复的状态。于是,我们习惯或者我们认定戏剧应该有的线性情节逻辑、线性人物发展也就没有了,这是我们阅读、理解此剧和观众观看此剧的最大难题。

《哥本哈根》是个“现象”。不知为什么,自1998年《哥本哈根》剧本问世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美国许多城市、澳大利亚乃至日本都竞相上演,不是以前卫戏剧的面貌而是以主流戏剧的面貌出现在主流文化中,被主流戏剧观众、主流戏剧评论以及科学界和历史界所广泛关注,某著名媒体将此称之为“《哥本哈根》现象”。如此“现象”仅仅是因为西方人对二战历史和原子弹制造历史更了解吗?还是其中反映了他们对戏剧及其功能的某些看法?比如对人的深层探究,比如思辩的艺术价值,比如“非娱乐性”的欣赏快感,比如对生活、对人、对世界、对人类的超乎功利之上的关注。

《哥本哈根》是个挑战。不能说它代表国际戏剧的最高水准,更不能说它预示国际戏剧的发展走向,但在当前,在很大的国际范围内,它是戏剧舞台上的一个闪光的亮点。中国的戏剧舞台、中国的戏剧观众、中国的戏剧理论将如何面对它,这是《哥本哈根》带给我们的一个挑战。

无论如何,人们在平安的同时,在富足的同时,在满足物欲、追求功利的同时,也许还需要唤醒内心的良知和理性,这是戏剧艺术除了娱乐大众之外还应该具有的属性和品格。

主创团队

出品人:诸葛燕喃

监制:戈大立、白雪峰、田沁鑫、闻国久

编剧:迈克·弗雷恩(英)

翻译:胡开奇

导演:王晓鹰

舞美设计:严龙

灯光设计:卢卫东宋琦侠

服装设计:徐兰冬芦春伟

化装设计:任薇

音响设计:周涛

舞台监督:王志强

技术管理:李淳

演出统筹:贾若文

宣传统筹:刘梦妮

演员统筹:张妍李月皓

场记:王珺

演员:

海森堡-------李晔

波尔-------何瑜

玛格瑞特-------杨青/江佳奇

精彩评论:

“引人入胜……这些年里最鼓舞人心、最具独创性的观念戏剧……很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

——本·布兰特力《纽约时报》

“非常具有戏剧性……弗雷恩采用了很优秀,几乎是数学的方式处理戏剧的结构……《哥本哈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特别的愉悦,而且引发我们的思考。”

——约翰·拉尔《纽约人》

“本剧最具魅力之处之一(尤其是在演出中),是它在表现对现代物质质询时的方式——强烈的竞争意识,却不失彼此的关爱、尊敬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不考虑现实的应运意义。”

——伊恩·约翰逊加拿大马拉斯比纳大学文科研究课程讲义

“弗雷恩的技巧就在于运用原子物理的科学构架,从著名的薛定谔理论到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去探讨一个人的观点如何影响对终极事实的探索,而这些事实是不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一般交流获得的。”

——约翰·朗根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