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山东>

新闻聚焦

赞!山东集中连片文物保护模式得到国家文物局推广

2019-11-01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辑:赵辉

10月31日上午,山东省文物保护委员会(扩大)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我省围绕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实施“七区三带”文物片区保护,集中连片文物保护模式得到国家文物局推广。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文物局局长王磊在通报“十三五”以来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新成就时说,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建设富有成效。围绕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实施“七区三带”文物片区保护,集中连片文物保护模式得到国家文物局推广。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数量居全国前茅,2016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总量下调以来,我省获批国家补助经费总数达到13.6亿元、项目578项;省级财政四年来安排文物保护专项资金5.85亿元、项目710项。“曲阜片区”文物保护持续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三孔”“三孟”、泰山古建筑维修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临淄片区”文物保护取得突破。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列入省“十三五”规划,临淄墓群、田齐王陵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规划,齐国故城、坊茨小镇保护展示工程全面展开,淄博德日建筑群等近现代遗产保护启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扎实推进。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验收,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基本完工。大汶口、城子崖、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了一批保护工程。定陶王陵黄肠题凑汉墓整体保护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遗产线性保护全面展开。齐长城本体保护修复项目加快推进。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济宁市发挥通航优势,着力打造运河历史文化廊道,德州市积极推动“运河文化遗产公园”建设,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南旺分水枢纽遗址博物馆强化展览陈列,成为山东运河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全省文物资源进一步厘清,数量有了新的增长。核定公布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全省671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共登录文物286万余件/套、实际数量558万余件,居全国第三位。组织开展了革命文物资源、儒家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国务院最近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另有合并项目50处),我省有35处入选,其中古遗址14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4处,石窟寺及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2处,另有合并项目1处。至此,我省国保单位共计226处,另有合并项目7处,数量居全国第9位。全省省级重点文保单位数量1711处,居全国首位。目前,第六批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的申报遴选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进展,“济南泉·城文化景观”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揭牌启用。全省共完成考古发掘项目51个、面积5.2万平方米。章丘焦家遗址获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考古项目累计入选19次、共22项。积极构建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体系,实施了一批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项目。在曲阜举行的全国首次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反响强烈。

文物工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彰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1180处,其中建成景区并开放620处,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重点基本建设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文物保护成效显著。扎实开展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城镇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遗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博物馆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以来全省博物馆新增107家,总数达到558家,居全国第一,其中国有文化文物博物馆158家、增加7家;国有行业博物馆73家、增加4家;非国有博物馆327家、增加100家。492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博物馆总数的90%。2018年,全省博物馆举办展览2700个,比2016年增加1222个,观众8036万人次,增加2107万人次,社会教育活动15685场次,增加6793场次。山东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15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达9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0%。积极实施文化遗产走出去,四年来共举办文物境外展43个,展览文物总数超过一千件(组)。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山东精品文物系列展览“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产生较大反响。(记者 陈巨慧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