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广告传媒>

广告传媒

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现状及展望

2018-12-1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谢佳晔

[核心阅读]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传播和工业的迅速发展,编辑和出版科学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编辑出版行业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跟上时代步伐,在编辑出版事业中培养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出版历来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出版方式日新月异、出版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编辑出版工作如何跟上形势发展,适应行业需求,为出版业的生存和发展繁荣作出贡献,是摆在我们出版人面前的紧迫任务。本文试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新时期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科定位缺乏时代特色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数百家高等院校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业,然而大部分院校都是将其分设于文化产业学院、文学院以及文化传播学院下,还有部分高校将其设置于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下,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印刷学院与上海理工大学两所高校单独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二级学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对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定位普遍都要依靠现有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以及师资力量等,对于时代背景以及市场需求的考虑则略显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仍偏向于传统书刊的编辑出版人员,只有极少数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与数字出版产业密切联系的网络及新媒体编辑。

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单一

纵观国内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可划分为三大方向:第一,包括选题策划、媒体编辑及书籍装帧等在内的编辑策划方向;第二,包括版权贸易及书刊发行等在内的发行营销方向;第三,包括书刊、出版社、书店等经营管理在内的经营管理方向。总体来说,这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早已无法满足数字出版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系统认证,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现阶段,编辑出版学专业仍缺乏标准的、统一的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其次,当前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仍缺乏一套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中缺少与数字出版息息相关的实验课程的设置,比如多媒体应用技术、数字排版以及数据库的管理与应用等相关内容。

教学投入不足

数据出版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而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则需要数字出版相关的设备设施为其提供保障。但是,现阶段多数高校存在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投入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版行业相关的设备设施不断更新换代,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纸媒的编排技术,对于较为昂贵的装帧印刷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专业出版设备,都要求能够熟练操作,从而有效提高音视频编辑、网络编辑以及装帧设计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各高校在编辑出版学专业增加更多的投入。

新时期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明确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数字出版时代的书刊出版流程,主要都是通过计算机终端及互联网操作进行的,其中的任何环节,都与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处理等各种现代化技术息息相关。因此,在以数字出版为主的新时期,编辑出版人才必须熟练掌握如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转化以及大数据信息的检索、处理等各种与之相关的专业技能。

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突出人文社科性质,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设置多层次、宽覆盖的课程体系,为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提供内容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打造一个多学科交叉、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体系。所设置的课程类型及内容应最大限度地覆盖数字出版程序的所有环节,尤其是与数字出版技术密切相关的应用实践类课程。

以赛促教,以赛助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要依托于校内各级实践平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参与各类竞赛,首先,可以以赛促教,不仅高校可以与外界搭建起良好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专业教师也能够从中发现自身与同行之间的差别,以便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其次,实现以赛助学,学生通过各类竞赛的锻炼,从而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开展校企合作为中心,定向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出版编辑类专业,然而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实践能力的问题,急需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根据出版行业的人才需求模式调整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开发数字化出版编辑教材,联合政府和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建设的水平,全方位地培养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

综上,在编辑出版学领域,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顺应当前需要,加强学科定位,丰富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投入,重视进行新闻与传播实践培训,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多管其下,多方努力,为相关专业培养大量合格人才,以适应和推动编辑出版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