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木偶皮影发展要融入时代的审美

2018-11-13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延年    编辑:黄丽

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历史悠久,在全国分布极为广泛,有20多个省区市有木偶皮影戏的存在,是世界公认的偶戏大国。经过地域、人文的浸染,形成了迥异的文化风格、流派和特色。这些蕴含丰厚的文化矿藏是我们非遗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的精神灵魂、民族文化的结晶。我认为,对木偶皮影艺术的传承不仅要满足在技艺的层面,更要认真挖掘、深入开发其风格、流派和地域特色,这样的传承才更有意义。

中国偶戏的发展必须走传承与创新的路子,这就像驱动前行的两个车轮。只讲传承没有发展就会脱离时代,脱离依赖于生存的人民大众,“老戏老演,老演老戏” ,最终会失去观众。只讲创新不重视传承,偶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际上,我国的木偶技艺是从不断的发展创新中走来的,从古老的殉葬俑到寺庙里讲解佛经故事的诵经俑,再到民间艺人所用的说唱俑,后来的戏曲俑;从初期僵硬的躯体到后来的肢体能够随意活动,眼睛可转、嘴巴可说、腿可踢打翻腾、手可握持,再到木偶的变脸、喷火、饮酒、倒茶、表演杂技技巧、写字、作画等等绝技,都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结果。我们的皮影也是如此,从最早的利用自然光源到油灯,再到汽灯、电灯泡、日光灯做光源,到刚刚由湖南省木偶皮影保护传承中心研制创造的多媒体新光源,都是在漫长的探索中完成的。走出困境,融入时代的审美,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以满足各种观众的艺术需求,已成为木偶皮影界的奋斗方向。

(在近日举办的2018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国际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主席、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李延年发表了以上观点。本报记者王春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