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山东>

新闻聚焦

省文化厅举行“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2018-09-04    来源:山东省文化厅    编辑:刘颖


9月3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守海,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义龙等出席发布会,发布内容如下: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基本情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并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0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其中三届在济南举办。从第四届起,永久落户济南。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港澳台、省内各市以及蒙古等国的2700个非遗项目,3300名传承人参展参演,签约交易额1700亿元,观众290万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西部一节(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东部一会”两大全国性节会之一,是充分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向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对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8年6月19日,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同意举办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通知》(国清组函〔2018〕81号)。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今年9月13日至17日在我省隆重举行。全国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将云集泉城、潍坊,为广大游客和观众奉献一台精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

三、《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方案》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方案》共有六章内容:

第一章,概述。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2018年9月13日至17日在我省济南市、潍坊市举办,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主会场设在济南舜耕会展中心,博览会触角延伸到城市社区、乡村、学校、公共文化场所、景区、商场。

第二章,宗旨和思路。本届博览会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展现传统工艺振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富传承实践,提高传承能力,为创造美好生活作出贡献。本届博览会的目标是办成济南人民身边的非遗博览会,办成全国人民都能看见的非遗博览会。整个活动分为五大版块,分别为展览、比赛、体验、展演、论坛。一是办会场地“一馆多点”,除设置主会场外,更多让非遗活动深入社区,便于群众参与。二是线上线下同时举办。与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等合作,扩大宣传和销售,推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在互联网领域延伸。三是发挥新媒体和网络直播平台作用,扩大非遗博览会的传播。四是创新模式,做到专业性、学术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精心遴选参展项目、单位及传承人。采取定向邀请和专家委员会遴选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保证博览会的专业性。

第三章,活动内容。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主会场设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分为展览、展演、比赛、体验和论坛五大版块。运用各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40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大众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

(一)展览版块。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主展馆展陈面积1.4万平方米,通过展板和视频等形式,展示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精湛技艺,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扶贫脱贫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布局上打破常规,不再按照省份进行区域性展示,而是按照传统工艺类别进行分类展示,分为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8个主题。每个主题设置一个专题展区,以场景式展示模式,展示各门类的精品项目和作品。

主展馆专门设置山东版块,除济南展区外,分设鲁北展区、鲁西展区、鲁中展区、鲁南展区、胶东展区5大展区,通过现场展示制作技艺和相关展品,充分展现各市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项目,系统呈现我省传统工艺振兴取得的显著成果。

(二)展演版块。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前广场,以及部分广场、公园,将举办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展演活动,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节目,让济南市民欣赏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彩演出。

(三)比赛版块。传统工艺比赛设置草柳藤编织、剪纸、泥面塑、陶瓷成型、金属锻制(银器、铜器)、刺绣等传统工艺类项目,组织全国各地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和从业者参加,分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各省(区、市)前期组织,每个项目约选拔30—40人到博览会现场参加决赛。展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233名传统工艺传承人和从业者进行创作展示,给济南市民带来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传统工艺技艺表演。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传统工艺从业者的自尊自信,激励手工艺提高水平,增加展会吸引力。

(四)体验版块。突破静态式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选取现场演示效果好,互动性、参与性强的非遗项目,营造场景式、体验式文化互动空间。传承人在现场展示工艺,并指导参观者动手体验。参观者自己动手,丰富参观感受,享受更立体、更直观的非遗盛宴。通过非遗课堂等活动,参观者不仅可以切身体验非遗的魅力,可以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创作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创造“可带走”的非遗记忆。

(五)论坛版块。

1.振兴传统工艺与精准扶贫。2018年9月13日下午,组织研培计划参与学校、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传承人代表进行对话、研讨,交流传统工艺振兴的经验做法,分享优秀案例,研讨传统工艺振兴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对传统工艺振兴的认识,形成可予推广的意见建议。

2.传统表演艺术传承发展。2018年9月14日上午,组织传统戏剧研培试点学校,传统戏剧会演、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举办地,专家学者、传承人代表等研讨传统戏剧研培试点取得的经验,总结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跨地区会演等活动的组织方式和经验,研讨如何增强基层团(班、社)自信,提高传统表演艺术的表现力,促进传统表演艺术传承发展。

除主会场之外,将深入城市社区、乡村、学校、公共文化场所、景区、商场等开展非遗系列活动。

(一)“非遗社区行”——传统表演艺术与传统工艺进社区

组织全国各地有特色的传统音乐、舞蹈、戏曲项目,组成100支队伍(每支队伍约8人以内),在300余个社区(包括城市、农村)和济南的景区、部分商场进行展演展示,让群众在家门口欣赏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舞蹈、戏曲节目。将博览会送到群众身边,实现由展馆向社区的展示形式创新,更好地体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非遗工作理念。同时组织部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到30个社区进行现场展示体验活动,以及产品展示销售,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非遗的宣传推广。

(二)“非遗校园行”——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演

在济南市幼儿园、中小学普及非遗知识和技能,选取50所学校,给予传承人教学启动资金补贴,保证每个学校至少有一项非遗项目的教学活动。选择25所学校集中对剪纸、曲艺、京剧等校园传承成果进行展示和评比,在济南市少年宫开设非遗传承培训班,建设“非遗传承成果展示厅”,在博览会期间举办展示展演活动。

为更好地推进非遗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自2018年2月启动幼儿园、中小学非遗校本教材编制工作,编制幼儿启蒙教材、小学教材(上下册)及初中教材,一套共4册。2018年6月前完成编写印刷工作,博览会前在济南市级层面普及,根据教学效果进行修订。

(三)“舌尖上的非遗”——传统美食展

将在济南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通过社会化运作,组织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中华传统老字号饮食企业等约200家参展,给观众奉献一场美食盛宴,宣传展示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非遗的世界”——非遗影像展

将以济南市图书馆、文化馆为主展馆,同时在济南部分县区图书馆进行展映,全面展示全国非遗抢救性保护记录成果,传播鲜活的非遗故事。

同时还在潍坊市、济南各县区设立分会场,结合各自特色举办非遗展示展演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

设立非遗博览会官方网站,进行非遗产品、传统工艺制作流程、非遗传承人的故事等的直播、记录、展示。为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影响,与阿里、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联系,设立网上销售专题,推动参展单位和传承人与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第四章,宣传推广。专门成立宣传工作组,落实强有力的机构和人员,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扩大宣传面,让本届博览会成为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都能看到的非遗博览会。

一是充分发挥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举办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的宣传策划会、新闻发布会等。充分发挥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并借助互联网与直播平台,对博览会的筹备、评选、参与者进行宣传,力争做到每个参加展览和展演的项目都有专门的短视频和直播。利用直播平台等多种宣传方式,进行非遗产品、传统工艺制作流程、非遗传承人的故事等的直播、记录、展示,吸引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二是加强社会宣传,在济南市营造浓厚气氛。从2018年6月起,每周末在社区、农村举办一次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各商场、街道、市政服务大厅、公交车体和车载电视、公交站点、火车站、飞机场接站口和候机楼、户外大屏及广告牌进行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宣传,张贴宣传口号、宣传画,播放宣传片等。出租车LED屏滚动播放非遗宣传口号。三是扩大展会后期效应,增强博览会自我发展能力。支持传承团体、传承人与社区、学校等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参展作品的选取和各项活动的组织要注意与创意产品开发结合,与现代设计结合,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对部分参展项目实行回访,宣传展会成果,巩固形成亮点活动,培育展会品牌效应。

第五章,组织机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立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组成的领导机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组织委员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济南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各项承办工作。为加强承办工作的组织领导,济南市人民政府建立“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执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第六章,职责分工。

四、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主要特点

本届博览会在总结历届经验的基础上,推出多项改革创新措施,呈现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会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展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为传承人提供贴心的服务;注重从参与者角度策划展览,提高展览的可参与度;引入电商平台,建立网上博览会,将零售、统售、网售有机结合,满足群众购物需求;拓展宣传的广度与深度,为民众普及非遗知识。将博览会办成人民满意、传承人受益的博览会。

二是突出“活态传承、活力再现”的主题。通过活态展示、活态传承等方式,更多地融入传承人绝活展示、非遗爱好者现场体验等内容,力求让非遗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在民众面前,让民众近距离感受、领略非遗的无穷魅力和风采,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三是秉承“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项目展览展示,运用现代手段,让传统工艺项目走近大众,贴近现代生活,使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实用功能及市场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传统工艺项目与群众生活相融合,推动传统工艺振兴。

四是创新“一馆多点”的展会模式。在主会场推出五大活动版块的同时,探索各种形式的“非遗+”模式,促进非遗与旅游、文化产业、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让博览会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学校、景区、商场,让博览会真正成为济南人民身边的博览会。

五是线上推广与线下活动相结合。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广泛采用新技术,通过现场直播、网络视频展播等形式,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将非遗成果呈现给民众,让博览会真正成为全国人民都能看得见的博览会。

五、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筹备情况

2017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项兆伦副部长到济南市视察博览会筹备工作,并亲自启动了博览会倒计时一周年筹备工作。自此以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早着手、早研究、早谋划,扎实推动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的充分肯定。

一是部、省、市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厅先后6次到济南调研指导工作,实地考察办会场馆,及时跟进指导各阶段工作。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同志多次作出指示,要将办好中国非遗博览会作为提升济南市文化首位度的重要抓手,举全市之力办好,办出特色、办成品牌,将济南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非遗文化城市。8月7日,济南市执委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市长孙述涛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多次赴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厅汇报工作和争取支持,调整相关筹备工作;建立了一周一调度制度,特别是7月30日以来,又实行一日一调度,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和困难。同时,部、省、市在办会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为办一届成功的博览会打下坚实基础。8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项兆伦副部长听取了筹备情况,表示济南市委市政府对本届博览会领导特别重视,准备特别用心,内容特别丰富。

二是建立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济南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同志任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峰同志和分管市长任副主任,19个市直部门和12个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执委会。执委会办公室设在济南市文广新局,下设综合部、展馆活动部、宣传部、后勤保障部等10个小组。各县区政府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起以分管区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相关市直部门也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专门机构,落实责任人。济南市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工作标准、统一推进措施的承办工作机制。为了提高承办工作水平,济南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招募办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总承办机构,最终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中标,成为总服务单位,为高质量办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执委会建立工作调度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和困难;建立简报制度,做好上下沟通工作,截止目前,共召开协调调度会6次,编发简报55期。

三是各版块筹备工作分头推进。按照《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方案》的要求,对各活动版块实施方案进行细化,明确责任分工。主展馆方面,八大版块及山东展区设计,与展品调集工作同时启动,目前各展区设计策划方案已经完成,基础搭建已进入工厂加工。本次博览会所涉及活动全部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个大类的项目,8个版块参展项目150项,展品1825件。传统工艺比赛设置了草柳藤编、泥面塑、剪纸、陶瓷成型、金属锻制、刺绣等6个项目,共有2178人报名参赛。经过初评,233人将参加现场决赛。办会模式创新方面,“非遗社区行”已确定300个参与社区,制定了展演方案;邀请外地展演队伍388人,已初步排定300个社区展演日程表。“非遗校园行”参与展演学校25所,“非遗进校园”教材编辑工作基本结束,其中幼儿1本,小学2本,初中1本,9月开学发放至学校。传统美食展方面,高新区万达广场已完成美食展活动方案策划,确定承办单位,并正在开展招展和场地设施准备等。非遗影像展方面,由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省文化厅选送的72部影片,将在济南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及9个县区图书馆安排展映。博览会研究课题方面,组建“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运营及区域文化影响力评价研究”项目课题组,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赵屹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该课题已完成开题报告。分会场活动方面,8个分会场均已制定活动方案,并制定非遗招展政策、大客户补贴政策,将提供免费展位、电力保障、设施服务及周边住宿、餐饮等服务项目的协调,提供展位近700个,各分会场正在进行招展工作及相关筹备工作。网上博览会方面,设立了网上销售专区,已收集到300余件非遗传承人工艺品,线上商城已开通支付宝支付功能;同时与各大直播平台合作,正在进行分会场直播、转播的技术准备。

四是宣传工作进入升温期。已开通官方网站和“两微一端”,发送推文60余篇,其中官方微信日均浏览量1000人次,最高2400人次。已联系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东方网、大众网等十余家媒体发稿。在济南各主要社区、街道、公交站点等发布户外广告2000余幅。通过爱济南等相关媒体,对“喜迎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系列活动进行了预告。

五是展会服务保障工作全面铺开。完成采购商和专业观众邀请函H5微信端设计推送,采购商邀请函电邮至50余家礼品公司。拟定志愿者岗位,并确定70余名志愿者。已与多家部门和公司顺利对接:汽车客运公司保障展会期间约1500人的接送站服务;已预订规模大、综合服务质量高的酒店宾馆7家,为参会人员提供住宿保障;确定快餐配送公司、瓶装水商家,可为展会提供餐饮保障;平安保险公司可保障展会期间人、财、物安全;展品仓库已确定,正在进一步落实安保措施、设备和人员。济南市公安局、卫计委、食药监局、城管局、旅发委等成员单位分别召开工作部署对接会,按照执委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制定初步工作方案,着力开展安全保卫、交通疏导、医疗保障与救助、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并为参展参演人员特别制定了免费游览千佛山和趵突泉景区政策。

六、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潍坊分会场情况

潍坊分会场开幕式将于9月14日上午在潍坊富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分为以下六大版块:

第一版块为全国特色非遗项目精品联展。展区主要展示陈列风筝、年画、核雕、嵌银髹漆四个传统手工艺项目。风筝展区以潍坊风筝为主,邀请北京风筝、南通风筝、阳江风筝、天津风筝等国内风筝流派。年画展区以潍坊杨家埠、高密、天津杨柳青、开封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河北武强、陕西凤翔、福建漳州等18家年画产地传统年画为主。核雕展区以潍坊核雕为主,邀请苏州核雕、上海核雕、广州榄雕。髹漆展区以潍坊嵌银髹漆为主,邀请扬州漆器髹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徽州漆器髹饰、北京金漆镶嵌髹饰等项目。本版块将集结全国各地的风筝、年画、核雕、髹漆技艺的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代表性传承人,通过静态展示和活态展演,展现大国工匠精神。

第二版块为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展。本展区分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展区和国家非遗研培计划成果展区两部分。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展邀请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参展。国家非遗研培计划成果展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北京当代振兴传统手工艺研究与保护中心展示传统工艺振兴成果。邀请广州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参展,展示研培院校非遗研培成果和创新经验。本展览将全面展示传统工艺倾向生活化的转化,更加注重体现非遗正迈步走向当下新生活的特征。

第三版块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展。展览以“千年潍水·手艺之都”为主题,分为仁者乐山、智者潍水、巧者百工、忠者永垂四个版块。展览通过对潍水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进行审视和梳理,通过静态与活态、平面与多维度的表现形式,展现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成就和生机勃勃的非遗项目存续状况。本版块以展示、展演、展销、艺术体验等形式进行,让参观者从视觉、听觉和味觉上体验潍水文化的多样性。

第四版块为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大赛充分挖掘潍坊优秀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加快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融合,倡导以日常用品为创意设计对象,使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实用功能及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文化资源的当代整合转化,形成新动能,推动潍坊文创产业的发展,展品以2018年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为主,结合前两届的优秀作品。

第五版块为传统武术等非遗项目展演。开幕式当天,组织太极拳百人表演团队进行太极功夫表演,潍县锣鼓助演。选取潍坊代表性的孙膑拳、查拳、地功拳、地龙经拳、四通锤、青州花键等传统体育项目,诸城派古琴、东路大鼓、挫琴等分时段进行展演。丰富的传统武术和民俗表演为市民营造出多样的,鲜活的,独特的非遗体验。

第六版块为特色非遗产品展销及潍水文化体验。展区设置非遗项目的衍生品、特色物产展示、交易区和非遗项目互动体验区,让市民动手参与制作。体验区选择潍坊代表性的年画、刺绣、布艺盘扣、剪纸、蓝印花布、锤铜、草编等10个传统美术及传统手工艺项目。本展区将以手作体验为主,让市民在展会上进入好看好耍又有文化的非遗时段。

七、“非遗社区行”系列活动基本情况

本届博览会推出的“非遗社区行”系列活动,展演内容以传统曲艺和传统舞蹈类项目为主,展演队伍来自全国各地,参与社区、景点和学校300多个。其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展演队伍近百支,演员约400人,展演项目40余个,节目60余个。像辽宁的东北二人转、安徽黄梅戏、苏州评弹、福建南音、重庆川江号子、西藏热巴舞、贵州侗族大歌、湖南花鼓戏、青海的花儿等,都是深受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另外有来自山东各地的参演队伍20支,演员110余人,展演非遗项目17个节目20余个;来自济南市各县区的展演队伍230余支,演员1400余人,展演非遗项目70余个节目280余个。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涵盖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为例,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曲、曲艺等传统表演艺术类项目约占到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总数的52%。非遗博览会将这一活动纳入,不仅是博览会形式上的创新,更是非遗保护理念的升级,不仅丰富博览会的展示内容,而且让传统舞蹈等表演艺术门类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博览会真正成为济南人民身边的博览会。

二是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生活的华彩乐章,是人们世代传承并与时俱进的文化精华,只有在与大众的交流和分享中才会获得生机。推出“非遗社区行”系列活动,就是要提高非遗的可见度,让更多的百姓够得着看得到,让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美感再现,让民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使“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

三是增强博览会的辐射带动功能。通过300多个社区的展演活动,展演队伍和展演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参与面非常之广,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带给济南人民一场传统表演的艺术盛会,也是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扩大参与面,增强参与性,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才能形成非遗传承发展合力。

八、潍坊分会场主要特色

(一)百工巧艺,展现中华工匠精神。分会场中的全国特色非遗项目精品联展展区将以潍坊独具特色的风筝、核雕、髹漆、年画四个主要传统工艺和传统美术项目为依托,邀请国内其他4家风筝产地、3家核雕产地、16家年画产地、四家髹漆产地,组成风筝、核雕、髹漆、年画的全国工艺精品联展。届时,这4个项目的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将齐聚潍坊,展示中华工匠精神,推进传统工艺的交流与互鉴。全国近百名传统工艺人才会集潍坊,展现独特风采。

(二)手艺之都,诠释潍水十年发展。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11月设立,是全国第九个、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本次成果展前期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引起了业界的轰动,展览回归潍坊,在分会场设立“千年潍水·手艺之都”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可以让市民在有限的空间内,一次性饱览潍坊各个县市区的文化风情。展区将分仁者乐山、智者潍水、巧者百工、忠者永垂四个版块展现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成就和非遗项目存续状况。

(三)传承创造,传统工艺创新设计。潍坊是一个以手工艺闻名的城市,潍坊市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尤其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通过举办核雕技艺大赛、“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等,培养人才队伍。为充分调动非遗传承人和广大手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传统工艺联结创意设计,融入现代生活,潍坊市自2015年起启动了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大赛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参赛者,三届大赛的成果举办也涌现了一大批青年设计师及优秀的创意作品。本次分会场的创意设计大赛展区市民将欣赏到三届大赛的优秀作品。展区将充分展现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产生活的诸多可能。

(四)创新保护,检验工艺振兴成果。振兴传统工艺及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是文化和旅游部自2015年以来开展的两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本次分将邀请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及北京当代振兴传统手工艺研究与保护中心、广州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相关工作站及研培院校参展。展览展出的作品是各个工作站及研培计划的优秀成果,展区将以装饰美化人民生活为主线,全面展示传统工艺在当下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