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山东>

新闻聚焦

沂蒙处处气象新

2018-08-08    来源:山东省文化厅    编辑:刘颖

近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中央新闻单位的40多名青年编辑、记者走进山东临沂,感悟沂蒙精神、见证老区发展。编辑、记者们深切感受到临沂已由一个贫困老区发展为繁荣的“商贸名市”“物流之都”。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充实,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沂蒙精神贯穿艺术创作始终

老区的变化是巨大的:临沂大剧院、临沂文化中心、临沂电视塔、王羲之故居等地标性文化建筑交相辉映;在乡村,溪水潺潺,古村石屋相映成趣,全域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

临沂的大型文化设施为这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家成立60多年的院团,柳琴戏在临沂的发展几经起落,能够见证它的复兴,很欣慰。”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宋兆连感慨。如今,临沂有专门的蒙山沂水大剧院用于戏曲演出,困扰院团几十年的人才流失断档问题也因与临沂艺术学校定向培养制度的建立而得到缓解。

近年来,临沂不断新建县(区)级专业院团,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兴办民营剧团,恢复庄户剧团,通过资助项目、提供设施、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扶持民间戏曲院团发展。

有了演员和阵地,舞台创作也活跃起来。临沂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薛岩介绍,临沂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坚持每年创作1台大戏、20部小戏,陆续推出了《沂蒙情》《沂蒙红崖》等红色题材作品。沂蒙精神还表现在讲述临沂商贸城发展壮大的柳琴戏《沂蒙魂》上,熔铸在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现代戏《又是一年桃花开》里,更浓缩在为了建百年企业孜孜追求的大型话剧《赵志全》中。

“以前唱戏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是为人民服务。可以说,身体力行,始终践行一名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对沂蒙精神最好的传承。”宋兆连说。

政策倾斜助力文化扶贫

“85后”临沂姑娘卞成飞有着老区人特有的朴实热情。因为在费县做手绣生意,工厂多、工人多、订单多,她一天到晚都忙得很。7月16日一大早,店里来了客户,想把企业的标识做成手绣作品展示给消费者。接下订单,卞成飞晚上便开始琢磨设计草稿,还要解答白天客户咨询的各种问题。

2009年,凭着从母亲那儿学来的一手好针线,卞成飞走上创业之路,对外推广临沂手绣,并于2012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卞成飞在费县建立了6个加工厂,带动周边300多名妇女就业,荣获临沂市优秀青年等称号。

近年来,临沂市把文化精准扶贫作为重中之重。从2015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非遗保护传承专项经费,支持非遗的研究、挖掘、展示工作;在全市设立26处非遗、手工艺实训基地,特聘26名传承人为“文化扶贫工艺导师”,传承人每培训1名贫困户成员,便给予500元补助;2017年,临沂市文广新局分两期组织非遗电商培训班,帮助沂蒙小棉袄、桑皮纸等非遗项目注册为文化企业,通过“互联网+传统工艺”,将大山里的手工艺产品卖到了全国。

有了政策倾斜,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热情也极大高涨。临沂鲁美达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柳编、布艺、家居工艺品等的加工出口,该公司已与60多个扶贫加工点的6000多个编织户达成帮扶协议,年产各类工艺品6000万件(套),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

乡村振兴唱响“沂蒙山上好风光”

走进白石屋村,有山有水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不少城里人来此休闲旅游。在村里的《沂蒙山小调》生态博物馆,记者见到了67岁的小调传承人宋守莲,听她再次唱响这首老歌。宋守莲是唱着《沂蒙山小调》长大的,这首歌激励着她不断传承沂蒙精神,也唱红了临沂的青山绿水。“沂蒙老区养育了我,希望人们循着我的歌声走进我的家乡,看一看我们的好日子。”宋守莲说。

文旅融合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内涵。《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到“十三五”末,文化及文化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以上。

在沂南县竹泉村,74岁的高寿会早在2008年就搬到了安居房里,村里的老宅开发成了旅游景区,高寿会在景区做柳编,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依靠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南县常山庄村的老百姓搞起了民俗旅游,农闲时去影视基地客串演员,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一张普通的农家煎饼让蒙阴县椿树沟村一夜成名,借此机遇,椿树沟村改造村容村貌、修路种树,打造以孟良崮红色文化教育为主,民俗、美景、美食体验为特色的全域旅游布局……

“以前,庄稼人只能靠种玉米、地瓜、大豆攒下点钱,年轻人也留不住。现在,只要有手艺就不愁没饭吃、没钱挣,这多亏了共产党的好政策!”高寿会边说着手上的活儿也没停,一个个精巧的竹筐、竹篮,同战时的煎饼、草鞋一样饱含着老区人民的深情,也承载着山里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