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工艺美术>精品赏析>

精品赏析

读朱万章《画里晴川》有感

2017-11-16    来源:美术报    编辑:张警文

朱万章以每年一两本书的节奏,接连出版《对花写照——居巢居廉画艺》、《书画鉴真与辨伪》以及《画林新语》,后者甚至登上人文类畅销图书榜。同样是生于1968年的人,万章的学术人生现在才渐入佳境,厚积薄发,真是不讲道理地野蛮生长。

1988年秋,我俩分别从四川和湖南的乡村中学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分在同一间宿舍。室友十人,来自不同省份,同学间日常交流,互相迁就,就是跨地区的文化融合。那时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各种西方哲学与社会科学经典著作中译本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版,康乐园弥漫着浓浓的西学氛围。每个晚上,总会有形形色色的海归博士,放着幻灯片,分享欧美留学见闻。还有就是新锐学者、先锋诗人、前卫歌手等,在课室和地下室举办各种各样的沙龙,吸引着大量学生去围观。很多时候,宿舍熄了灯,还有三五同学意犹未尽,在走廊里大声讨论着西方的荣格、黑格尔、尼采、叔本华,还有卡夫卡,争得面红耳赤。那时的万章,似乎也不是主要的发声者,他对四川眉山老乡苏东坡,还有苏曼殊、李叔同这类历史文人更加感兴趣,他说他喜欢这些人的生命真实和人格理想,便潜心研读他们的传记和作品。1990年某期《博览群书》就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写的正是一代情僧苏曼殊。

如果一定要找出万章和其他同学的不同,用来证明他后来取得学术成就的秘笈,我会想到一件事情。他常常会去登门拜访他景仰的著名教授,哪怕只是简单的聊天,也会受益良多。有一次,他来到西区某楼,按响某知名教授家的门铃,开门的是师母。万章说明来意,师母告诉他,老师出门散步去了,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万章说,没关系,我可以等老师回来。他恭恭敬敬立在门外,大约等了40分钟。这时门开了,师母轻声说,你进来吧,老师回来了,在书房等你。原来老师根本就没有出门,师母只是用这种方法,来考验登门求学者的诚意。在万章以后的学术生涯中,不同时期的他,总会得到不同名师的指点和提携。他正是凭着对做学问的真心诚意,感动着前辈。

毕业后,万章去了广东省博物馆,调去国家博物馆的事,我是后来才知道的。每次回来广州,总会有同学张罗聚会,只要有时间,万章一定会欣然前往,这几年我们见面的次数,反而比他在广州时多了很多。万章取得的学术成就背后,除了他自己经年累月的努力,还有一家人的支持与付出。机遇,对每个人来说一定不会平等,但命运总体上会是公平的。选择了一个开始,一定会得到一个结果,最要紧的,是要不忘初心。我真诚祝愿万章的学术人生如参天大树,年轮细密,叶茂枝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