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工艺美术>艺术人物>

艺术人物

谢无量的诗、书、文

2017-09-20    来源:美术报    编辑:麦上明

谢无量的诗、书、文

文/李剑锋(上海)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文化遭遇前所未有之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向何处去,成为当时国人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一批学人开始借鉴西方研究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学。其中,谢无量独树一帜。

谢无量(1884—1964),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字仲清,别署啬庵。四川乐至人。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民国初期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谢无量学贯中西,文、史、哲以至西学皆有研究与著述。他一方面传承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又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思维,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这使得他的研究既不拘泥于古人,更不偏废于西方,而是立于新时代之辩证立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

谢无量学问淹博,勤于著述,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但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站在时代的潮头,上下求索。书法对于谢无量而言,仅是“余事”,其书法结体是听其自然,不受拘束,运笔如行云流水,天趣盎然,是功力和修养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以后的自然流露。

1942年,谢无量因心脏病加重前往青城山疗养,此后17年都一直在蓉生活。成都的安逸、平和,给谢无量带来了宽松的创作条件,是其书法创作的一个高峰。本书收录的谢无量诗笺、手札中很大一部分就创作于这一时期,其中与马一浮、沈尹默等人诗歌唱和,诗书双璧。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颇丰,形制丰富,面貌也多种多样,已逐渐退去前阶段刻意追求碑味的方折,气息更加连贯,笔画内涵筋骨,朴质厚劲。

对于学书者而言,书法不难于谨严而难于烂漫,不难于成熟而难于生拙。谢无量作字不事雕琢,而点画间洋溢一种冲和淡逸之气,凡俗之人每以“孩儿体”呼之,略有贬损之意,实乃不识谢书。胸中有元气,落笔自然成趣,此种境界正是今日书家孜孜以求而不能得者,故“孩儿体”之说,倒可视作莫大的褒扬了。

《神霄真逸——谢无量诗书文稿》收集谢无量诗笺92件、手札100余通、《诗经注释》书稿86页、条幅及对联作品30余件,涵盖了诗文创作、学术研究、书法艺术等多个方面,其中多件作品为首次公开面世。此外,该书附有相关研究论文两篇(徐铭壑《意出尘外,绚烂之极——谢无量书法管窥》、杨勇《树风声于当时,标新义于来者——谢无量书法蠡测》)、作品释文、谢无量年谱,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颇值一提的是,本书中所收录作品全部为原作拍摄,加之印制精良,既可鉴赏又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