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工艺美术>拍卖动态>

拍卖动态

2016拍卖业蓝皮书:2016中国拍卖行业稳中向好

2017-04-07    来源:中国商报 王菁菁    编辑:钟慧敏

2016拍卖业蓝皮书:2016中国拍卖行业稳中向好

中国商报 王菁菁

在国内经济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背景之下,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的拍卖行业表现如何?3月29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与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在京联合发布了2016拍卖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7年展望》,揭晓了答案。

据悉,这是该年度报告第九次面向社会发布。与此同时,2016拍卖业十件大事揭晓,农产品拍卖年成交额实现五年翻番、网络拍卖领域首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文物艺术品市场迎来“简政放权”新气象等事件榜上有名。

去年成交额5192.28亿元

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经济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此次发布的蓝皮书认为,国内拍卖行业的经营情况紧随中国经济形势,也呈现出行业发展稳中向好的局面。

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内地拍卖企业共有7083家,分支机构达245家,企业数量较2015年新增218家。2016年全国拍卖成交额累计519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2%,跑赢GDP增速。

而且,拍卖行业在保持市场既有存量的同时,业务结构相比2015年有了明显调整,业务增量也有了明显突破——机动车、股权产权债权涨势强劲,农产品、无形资产、文物艺术品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网络拍卖发展更加迅猛。

从具体业务成交情况来看,机动车、股权债权、农副产品、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务、房地产、土地使用权和无形资产同比均有增长,其他类拍卖业务有所收缩。其中业务成交额最高的是土地使用权拍卖,达1986.09亿元。而在增长幅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机动车拍卖,全年业务成交145.3亿元,同比增长124.23%;其次是股权、债权类拍卖,业务成交额为593.62亿元,同比增长46.48%;再次是农副产品拍卖,全年业务成交额34.93亿元,同比增长16.28%。随后依次是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317.33亿元,同比增长13.33%;房地产拍卖成交1583.73亿元,同比增长10.82%;土地使用权拍卖同比增长7.3%;无形资产拍卖成交291.5亿元,同比增长0.76%。此外,其他类的拍卖业务全年成交239.78亿元,同比下降16.09%。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国内拍卖行业实现了4年来收入、利润的首次双增,同比分别增长39.82%与0.86%。同时行业佣金率也出现了小幅上升,同比增长0.33%,为4年以来最高,这意味着行业效益正在有所改善。

增长受政策与市场驱动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在2016年经济结构持续深度调整、消费增长平稳、社会投资持续减速的大环境下,从此次蓝皮书报告的分析中能明显看出,当前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变化是受政策与整体市场变化驱动的一种反映。

以增长最快的机动车拍卖板块为例。据了解,受各地公车改革持续深入的推动,2016年由政府部门委托的机动车拍卖成交额70.19亿元,占机动车拍卖总成交的48.31%,这是拉升机动车成交大幅上涨的主要来源。蓝皮书认为,公车改革在各地的逐步推进,给机动车拍卖业务带来了诸多利好。通过公车拍卖,机动车采用拍卖方式交易的优势也逐步显现,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并为今后各地拍卖企业开展机动车业务做了较好的铺垫。

另一方面,随着银行体系不良资产规模的累积,拍卖作为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最传统和最主要的方式,也正迎来业务的增长。2016年以不良资产消化清收为主的金融机构委托业务拍卖成交额增长明显,总成交达471.81亿元,同比增长58.08%。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拍卖业务也同步凸显宏观经济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调结构等特点。蓝皮书认为,若能发挥自身优势,妥善整合资源和平台,适应不良资产处置主体增加、互联网手段应用等变化,拍卖行业将在资产处置潮中获得新一轮发展。

与此同时,在专业市场领域方面,2016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也在稳步发展。报告认为,自2011年市场回调后的5年时间中,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基本完成了一轮净化和淘汰,市场规模稳定在300亿元左右,各方参与者更趋务实和理性。“去泡沫”、“练内功”、“走国际”、“提质量”几乎成为近几年来这一市场变化的主路径。

值得关注的还有2016年农产品拍卖的快速发展,年成交额34.93亿元,实现五年翻翻。其中亚洲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交易量再次刷新记录,年成交鲜花达到9.6亿枝,同比增长13.3%,涉及花农5004户、花田30024亩。一批专业性拍卖企业的崛起并受到广泛关注,带动云南咖啡豆、烟台苹果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2016年陆续进入拍卖领域,极大地丰富了以批发、零售对接为主导的传统农产品流通方式。此外,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调整为打开农村拍卖市场创造了机遇,围绕农村产权交易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拍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和法律金融衍生服务等一系列业务已经成为拍卖企业现在的延展业务。

“互联网”思维深入渗透

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拍卖行业的这些不俗业绩,与“拍卖+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指引关系紧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53.2%,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为4.67亿。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也表明,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已达5.1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

“互联网思维”对于商业模式的全方位渗透,使得拍卖业的各类业务也全面触网,并开始植根于行业的各类业务经营之中。特别是在去年11月,网络拍卖领域的首部国家标准《GB/T 32674-2016 网络拍卖规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网络拍卖进入了“有规可依”的时代,更是为这种生态提供了政策保航。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拍卖平台统计,去年全年网络拍卖会增长57.44%,上拍标增长了218%。在机动车、农产品等新兴拍卖业务领域,“拍卖+互联网”这一经营模式的广泛运用,也较好地解决了拍卖机制快速切入流通市场的问题,有效促进了新业务的发展。

另外,此次蓝皮书对2016年网络竞买人的年龄结构分析显示,30岁至40岁的竞买人占比最大,为38.36%,其次是40岁至50岁的年龄层竞买人比例为29.92%。由此可见,网络拍卖的主要客户人群无疑集中在中青年阶层。

不过,蓝皮书也认为,当前拍卖行业面临整体利好的政策环境仍需完善。其中司法拍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将使得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拍卖企业与社会其他机构围绕司法拍卖辅助工作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综合2016年行业整体经营表现,中拍协据此对今年的行业发展给予了建议,表示应当抓住“十大机遇”,包括国家“供给侧”继续深化改革、公共资源加快进入市场、产业结构调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大众消费提升等等。“同时行业需努力拓展拍卖资源和市场,以客户需求为服务导向,大力发展联合拍卖、特色拍卖、供应链拍卖、服务链拍卖等新兴业态,实现拍卖企业资源拓展新空间、客户延伸新空间、效益提升新空间。”蓝皮书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