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河南省

河南展团深圳文博会参展历程回顾

2017-03-17    来源:文博会    

在第二届文博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河南代表团共签约包括瓦岗寨旅游区等在内14个项目,全部签约项目(含意向)金额达11.1亿元。其中,有六家深圳企业签约,进军河南文化市场。据了解,这14个项目包括安阳市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华辰汉字标示山、红旗渠迎宾馆项目、灵泉寺游览项目、水冶镇娱乐城项目、2006殷都港澳夏令营、26集周易连续剧拍摄暨拍摄基地第一期投资、朝元洞九龙山文物古迹开发、彰武水库水上旅游景点开发项目、文化宫电影院改造、瓦岗寨旅游区、工艺礼品制造项目、林州市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穴居青年旅舍、汉代民俗风情园等在一号馆中国文化产业项目交易馆参展,面积达333平方米。

在第三届文博会上重点展示了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及开封汴绣。一号馆中国文化产业项目交易馆参展,面积达120平方米。河南开封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第一次来深圳参加文博会,没想到一举解决5800万元"万岁山主题公园项目"启动资金问题,使这一历史遗迹重展风采。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宏伟感慨:"我们正是从文博会上认识到,中原历史文化的优势资源如何得以变成'真金白银'。"第五届文博会由河南省濮阳华晨杂技集团有限公司代表河南省组织参展,在二号馆国际演艺馆,面积为18平方米。河南省濮阳华晨杂技集团出神入化的表演让到场的观众眼睛一亮。

在第六届文博会上,河南带来的38个文化项目中37个项目实现签约,投资总额超过136亿元,60%的投资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第七届深圳文博会上,河南有20个文化产业项目与合作伙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60.7亿元人民币。2012年5月19日上午,河南省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河南省精心准备的88个文化项目中,有25个成功签约,吸引投资196亿元

5月17日,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河南"为主题的河南馆在深圳亮相,吸引了大批向往中原文化的国内外客商。

100多个项目集体亮相

深圳文博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9次办展,我省8次参会,向海内外展示了良好的河南形象。

与往届相比,今年我省虽然没有举行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但我省18个地市、6个厅局精心准备了100多个项目在河南主题馆亮相,内容包括文化遗产、影视作品、太极拳、豫剧、动漫、杂技、文化产业园区等,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吸引了来自各个地方的很多客商前来观看演出和询问合作事宜。

省文产办副主任闫立强表示,我省文化产业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此次精心准备,旨在向海内外展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展现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并引导省内文化企业与外界沟通交流。

大河书局首次亮相

此次文博会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大河书局首次以单独展馆亮相,并展出了南阳汉画拓片和汝瓷、钧瓷、绞胎瓷等中原地区标志性非遗产品,令很多客商眼前一亮。

大河书局副总经理于雷鸣介绍,大河书局除了经营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等,还担任着"农家书屋"的工作,5年来惠及全省半数农村的农民。从2010年开始,大河书局开始向原生态文化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营开发挺近,全方位地发展文化产业。此次用西藏狼毒纸拓制的南阳汉画拓片文化气息丰厚,独具魅力,在文博会开幕当天,就有一位神秘买家与他们联系,要买走5幅左右的拓片作品,目前正在与这位买家沟通中。

此外,大河书局带来的汝瓷、钧瓷、绞胎瓷等瓷器也令很多客商爱不释手。据介绍,这批瓷器是大河书局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工艺大师杨志、杨国政、李廷怀等联合开发打造的,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众多企业获益匪浅

由于我省参展次数较多,很多文化企业也成为深圳文博会的常客。在开幕式当天,"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村"四大虎王"之一的王建民就在现场为前来参观的客商讲述着作品的内涵。

王建民对记者说,参加国际性的文博会主要是开拓眼界和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参会,我们与深圳著名的艺术村大芬村建立了很密切的合作关系,也从大芬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创作、营销经验。我们村现在的经纪人制度、产销结合制度都是借鉴大芬村的。"

升环动漫董事长黄国伟带着自己的动漫作品来到会场,逢人就推介自己的作品。他说,河南的动漫产量上不亚于发达省份,但质量和营销策略等方面与南方城市还有较大差距。来这里就是为了看人家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

多次参加深圳文博会的河南国脉文化集团董事长李翔认为,参加国际性的文博会,不仅开拓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与众多高手产生思想的碰撞,激发创意。而且在这里可以了解市场动态,与很多著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第十届本届文博会,我省以"厚重河南·文脉续传"为主题组织了64家企事业单位、56个参展项目参加展会,涵盖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影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用品生产等类别,通过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声光电、演艺、3D动漫等多种高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展示了我省文化产业的最新成果。

本次文博会河南展区的展览展示工作,由省委宣传部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十一届第十一届文博会闭幕河南省委宣传部等5个河南组织单位获优秀组织奖,河南省展团和洛阳市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深圳11次办展,我省10次参会,在向海内外展示我省良好形象的同时,也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大手笔与大气魄

无论是我省带去的招商项目,还是新一代"河南馆"的简约大气,都在本届文博会上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的目光。作为文博会开展以来最大的展品,一根长27.5米、重30吨的乌木根雕作品《清明上河图》成为河南馆的"镇馆之宝",引来大批观众欣赏、留影。乌木正上方,现代"清明上河图"与之呼应,形成鲜明的古今对照,再配以多媒体表现手段,整个河南馆人气爆棚。展馆设计者吕银弟介绍,今年河南馆以"黄河之水"为设计元素,以"北斗七星"为布展格局,寓意"天地合一",外墙上的镂空部分取水滴造型,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寓意,象征中原文化的厚重和源远流长。

此外,我省带去了数字传媒产业、影视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工艺美术产业等6个方面的101个项目,项目数量为历届最多。投资近17亿元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河文化物流园区、总投资160亿元的"少林·开元盛世"文化产业园以及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洛阳中新影华夏文化产业园、许昌三国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文化产业招商项目让海内外客商兴趣盎然。文博会开幕当天,就有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名相》等5个项目签约。

融合跨界成常态

此次文博会上,来自中原的企业纷纷打出"融"字招牌,利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来推介自己,招商引资。在河南馆的一角,由大河网倾力打造的河南首款生活社交平台--"眼遇"互动媒体平台2.0版本在文博会上亮相,全新的界面设计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亲身体验。"眼遇"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其他兄弟媒体当家产品的宣传栏一起,构成了河南馆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作为一本纯文学杂志,去年复刊的《奔流》则将触角伸向了微电影产业园。据河南时代传媒集团董事长张富领介绍,奔流微电影文化产业园未来将打造文化艺术演出广场、微电影文化产业园、文学艺术产业区、时尚购物休闲街四大主题概念,涵盖演艺、博览、教育培训等九大业态。"目前正在郑东新区绿博文化产业园区和中牟等地选址,一旦获批,《奔流》将奔流得更加欢畅。"张富领说。

深圳高新金融投资促进会会长李继朝表示,"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把原有的文化产品放在互联网上,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指导创造新的文化产品,使得该领域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聚合效应。河南文化底蕴深厚,要抓住这个机会。

学习交流受益匪浅

我省很多文化企业纷纷前来交流、学习、淘金。

河南博雅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曹永彬购置了3000多万元的专业设备,将红旗渠老照片修复、数字化。带着"红旗渠系列老照片"展来到文博会大开眼界后,曹永彬坚定了自己打造中原文化大数据库的信心。他说:"未来我要做专业的'中原文化服务机构'。"此外,洛阳、焦作、开封等地的宣传文化战线管理者也认真参观其他省市的展馆,汲取优秀经验和新的理念,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多次参加深圳文博会的秦殿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海认为,参加文博会不仅开拓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与众多知名企业、文化产业发展高手产生思想碰撞,激发创意,为自己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

十二届今年文博会河南馆以"弘扬中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主题,共分为根亲文化、黄帝文化、文字文化、名人文化、古都文化、武术文化、红色文化等7个板块,通过视频、图片、图书音像等多种展示方式,彰显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展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成就,凸显媒体融合发展以及我省文化产业的最新成果。整个场馆以中原黄土颜色为主色调,浓浓的文化气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客商前来参观。

当日上午,"2016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招商推介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召开。省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向与会客商介绍了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态势、趋势,推介项目各个负责人向境内外重要客商推介了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宋词意象城、河南航空港卫视融媒体平台、神垕古镇文化综合旅游开发4项重点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推介会结束后,还进行了重大项目现场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