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一届

[第11届]参展文博会,不应只盯着文化产业GDP

2017-03-07    来源:南方日报    

2014年,惠州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文化娱乐消费也成为惠州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并成为近年来居民消费增长最快的板块。据《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报道,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逾40家惠州企业参展,在开幕当天,现场就有12个文化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另有60多个项目将在会场进行宣传和招商推介。

近年来,惠州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这与惠州整体经济"家底"更加厚实有关,也与市民需求层次的提升有关。借力使力的同时群策群力,不论是组织参加文博会扩大影响,还是微电影文化创意园的落户,都合乎趋势。然而,在打着"文化"牌发展服务产业的时候,尤应注意,无论怎样形式的文化产业,其最终的文化产品所构成的影响和辐射,远不限于经济本身。

作为舶来词的"文化产业",意味着对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的告别,意味着精心设计的可控的批量复制,意味着商品生产已经渗透到精神领域。然而,文化产业本身存在偏重大众化需求,忽视个性化需求的弊端,甚至存在让影响力更大的文化形态借助文化产业获得文化垄断地位的"马太效应",而这,既无法以简单的经济指数来衡量,也不利于对每个人不同文化需求的差异化满足。

对于惠州来说,一方面要看到,本土的艺术生产,无论是竹雕、泥塑、彩瓷、农民画,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师徒传承、手工打磨的阶段,离产业化还有相当距离,由于技艺的特殊性,实现产业化并非易事。另一方面,文博会上惠州企业展出的智能手环及智能家居等所谓"文化信息产品",更多是顺应时下智能产品趋势的应时之作,作为"文化产品"过于偏硬,实则与"文化"并无直接关联。可资对比的是,无论是时下热映的电影《复仇者联盟2》,还是不断刷新下载量的各色手游,无不是将文化内容作为因素深刻植入符合现代工业标准的经济链条之中,并在潜移默化之下,让大量受众接受文化产品内含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精神内容。

也正因此,借助时下热门的硬件载体,为软性的文化内容提供更广泛的施展空间,将看似关联不大的两者在"文化"的脉络下贯通一气,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应有之义,而这自然又是对一地经济、文化诸能力的综合考验。这方面,文博会的惠州展台上,有公司把传统制造的手表加入文化设计元素的想法值得参考。

在经济指标上日渐扬弃"唯GDP"论之后,更要注意防止在文化等其它指标上反而重新陷入"唯GDP"论的窠臼,将文化产业的产值与文化影响力划等号。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政府部门,对于惠州文化技艺的传承者和参与者,对于每一位关心本土文化的市民来说,文化产业都不只是每年地方GDP增加值上亮眼的数字,而是以每一个具体的文化产品传递出的惠州文化本身--这又不仅限于东平窑等传统技艺的再开发,更包括生活在当下的惠州人对生活、艺术的新见解、新发现、新创造。唯有吐故而纳新,更加注重文化内容和呈现方式的"新陈代谢",方能源远流长,让文化产业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匡正世道人心,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社会效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