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一届

[第1届]大芬美术论坛:要居安思危,形成艺术凝聚力

2017-02-27    来源: 南方网    

2004-11-19 10:08:13  南方网  记者李瑾

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到场致辞,美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李瑾摄

南方网讯 昨天(11月18日),首届文博会“中国(大芬)美术产业发展论坛”顺利结束,来自国内各地、香港美术界的30多位与会代表,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就独具特色的“大芬模式”畅所欲言,研讨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开发的若干问题。论坛结束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大为都到会表示了祝贺并作简短发言。

与会者共提交了19篇论文,涉及艺术市场的基本环节、低成本文化、艺术社会化等若干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在总结“大芬村”成功经验的同时,专家们未雨绸缪地提出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中国油画学会秘书长张祖英提出,中国的油画,现在有创造类似美国NBA庞大市场的机会,但艺术又是一项“良心工程”,如何创造真正的艺术品,文化产业如何防止伪艺术、假艺术,大芬村在文化产业中的战略地位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大芬村的主要经营对象是“行画”,深圳大学美术系教授齐凤阁提出,“行画也有质量问题”,大芬村应该居安思危,在保持现有优势上下功夫。他还提议大芬村引进高档的画廊、吸引批评家直接进入市场。

水中天认为此次论坛将成为中国美术产业发展的第一个“界标”。李瑾摄

这次论坛还邀请了一些美术推介媒体的工作者,来自《中国文化报》美术专刊的严长元就政府与艺术市场的关系问题发表了看法。她认为,政府对大芬村这样自发形成、稍具规模的艺术市场要支持,支持的方式应该是政策支持,在资金调控上花力气。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主编杨卫认为,美术界“地上”和“地下”的区分逐渐消失了,但艺术资源的聚集也应该是有灵魂的,他希望看到大芬村牢牢把握住现有的基础,再逐渐形成一种艺术灵魂的凝聚力。

最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水中天对论坛作了学术总结。他说,这次论坛探讨的问题有很大的互补性,虽然不能解决所有提出的问题,但这次成功尝试将成为中国美术产业发展的第一个“界标”。

会后,记者简短采访了著名美术批评家贾方舟,他评论道,这次论坛的参与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分析和评价了“大芬村现象”,总的角度是宏观的,主要问题是艺术市场的运作,谈论最多的是低成本艺术,最重要的争论是原创作品与行画的关系。行画市场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卖画是所有画家的大问题,不仅是生存问题,更是自己的艺术主张如何找到出处的问题。行画在中国,已经成为艺术界的一个问题,不能不引起关注。文博会组织这个论坛来探讨这些问题,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